1920-2006
姊姊妹妹站起來!齊為「女權之母」貝蒂.弗里丹(BettyFriedan)致敬。這位美國女權運動先驅,前天(周六)八十五歲生日辭世了,生忌或死忌,世人都永遠懷念。多得她,現代女性才可走出家庭,踏入社會;多得她,男女平等主張才得以宣揚並且實現;多得她,婦女不再只做湊仔婆、煮飯婆!
一九六三年,弗里丹在首本著作《女性的奧秘》(TheFeminineMystique)中,向傳統社會的性別觀念下戰書,發出女性主義宣言:「我們不能再忽視女性的聲音──除了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和我的家庭,我還想得到更多。」
「丈夫和孩子不是一切」
她主張「丈夫和孩子不是一切」,女性除了是妻子、媽媽,還應有屬於自己的身份。「婦女應該理直氣壯、沒半點羞愧說:『我是誰?我想在人生中得到甚麼?』她不需因為在家庭以外有自己的理想,而感得自私和神經過敏。」弗里丹說。
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社會仍然很保守,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牢不可破。弗里丹這番言論算是天方夜譚,但同時掀起一場女權革命。她就是革命的鬥士,屢敗屢戰,永不放棄,成為美國女權運動的象徵人物。
放產假被解僱激發鬥心
努力得到回報了。一九六六年她創立美國「全國婦女組織」(NationalOrganizationforWomen),在墮胎、男女同酬、產假的問題上,為女性爭權、爭一口氣。弗里丹是婦女的救星,卻是女同性戀者的剋星,她說自己對同性戀「很古板和不自在」,反對將女性主義與女同性戀混為一談。
一九二○年出生於伊利諾州,爸爸開珠寶店,媽媽由報紙編輯轉做全職主婦,弗里丹自小體驗到母親的才幹如何被埋沒。她學業成績優異,入讀加州大學心理系,畢業後任職記者。
弗里丹一九四九年結婚,但懷着第二胎時,卻因放產假被解僱,加上一次校友活動中,發現很多舊同學都變成家庭主婦,她們都心有不甘,因而激發她的女權鬥心。
弗里丹結婚二十二年離婚,育有兩子一女。做單親媽媽,繼續為女權運動奮鬥。回顧一生,她贏得漂亮一仗,正如她兒子前天說:「她表現了純粹的智慧如何勝人一籌。」
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