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的軍事較勁,已經成為華府國策。國防部前天(周五)發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QuadrennialDefenseReview),列出四大要務,包括擊敗恐怖分子、保護美國、改變處於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和遏止大殺傷力武器擴散,其中第三點點名指出,中國最有潛力在軍事上挑戰美國,近十年不斷秘密強化軍力,已威脅區內軍事平衡,大有抵銷美軍的優勢。面對中國軍力壯大,美國將視印度為重要戰略夥伴。
美國國防部每四年一次向國會提交《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是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的指導文件。新一份報告列出的國防政策四大重點,其中「影響處於戰略十字路口國家的選擇」的第三大點,特別針對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三個轉變中大國,並直指中國已代替俄羅斯,最能威脅美軍在太平洋區內的軍事優勢。
「傳統軍事優勢會被抵銷」
根據報告,中國一九九六年起持續秘密加強軍力,速度之快、範圍之廣已令區內軍力平衡有失衡之危。「在大國和新興強國中,中國最具潛力在軍事上跟美國競爭,亦最有可能使用干擾性的軍事科技,美國若沒有抗衡戰略,傳統軍事優勢日久會被抵銷。」
報告指,中國致力投資高層次軍力發展,包括電子戰和網絡戰、彈道和巡航導彈、先進的整合式防空系統、新一代魚雷、先進潛艇、陸基和海基戰略核導彈、無人軍機,以及太空反制措施。
中國上月中宣布在南極中山考察站建設高頻雷達的計劃,就引起太空反制疑慮。美國世界論壇網站報道,美國安全專家認為,中國可能會手南極高頻雷達發展反衞星激光能力,破壞和干擾美國在南極上空的偵察衞星。
由於中國新發展的軍力,加上亞太區域遼闊、中國大陸幅員縱深,以及美國在區內外設置軍事基地困難等因素,美軍進入封鎖區的長程和長期作戰能力更形重要。
印度作箝制中國戰略夥伴
報告提出美國政策是鼓勵中國走上和平之路,促進經濟增長和政治自由化,而非走上軍事威嚇之路。但報告亦表明,「外界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動機、決策過程和軍力所知甚少」,「美國應鼓勵中國清楚說明其意圖和澄清其軍事計劃」。
國防部專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幫辦亨利(RyanHenry)表示,美國視中國為地區強權,希望她成為崛起的和平夥伴,但美國也須慎防中國變得敵對。他暗示,中國軍力應只限於區域性。
至於另兩個「處於戰略十字路口國家」,報告指俄羅斯已不能有蘇聯的軍事威脅力,美國歡迎俄國成為「建設性夥伴」,但關注莫斯科反民主自由、外銷干擾性軍事科技和干涉別國自主的行動。報告則指印度是「重要戰略夥伴」,會繼續戰略合作,預料一旦中國走上敵對之路,美國也會利用印度作為箝制中國的戰略夥伴。
法新社/中央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