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否想過舊北區理民府附近可以興建吊車站,成為大埔區的全新地標建築?又或把油麻地果欄改建為水果樂園,提供水果溫泉浴場?本港有不少值得保育的社區文物建築,三十五間中、小學逾四百位學生發揮創意,為這些建築勾畫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藍圖。
上述名為關心社區文物計劃的活動,獲可持續發展基金資助約一百二十萬元,○四年起舉辦,為期兩年,旨在提高學生保育社區文物建築的關注。計劃推行一年已有三十五間中、小學參加,逾四百位學生透過實地考察及研習分析,為這些文物建築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方案。
圍繞六社區文物主題
在昨日的展覽分享會上,各間學校的學生代表圍繞六個社區文物主題,包括舊赤柱警署、油麻地果欄、舊北區理民府、吉慶圍、石硤尾邨及香港仔避風塘,分別展出各具可持續發展特色概念的模型。
來自保良局莊啓程小學的學生建議利用復修更生的保育方法,在舊北區理民府附近建立觀星台及吊車站,連接大埔墟成為全新大埔區的地標建築。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的學生則建議保留油麻地果欄外貌,裏面種植果樹,成為活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