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3大原因沽紅買藍

實戰理論:3大原因沽紅買藍

假期後港股雖然紅盤高開,但即日倒跌收場,並連跌三天。初四恒指回落,國企指數卻高收,市場便有不少評論開始講藍籌股跌,中資股不跌,繼續唱好。此乃見好唱好之講法,完全毋視中資股累積升幅已不少,風險極高,值博率亦不大。不少散戶亦因而盲目追捧,羊群效應又再次出現。
筆者在過去兩天已不停攔阻客戶高追國企及中資股,奈何散戶完全受市場情緒所牽引,結果只有受縛。
其實以值博率而論,藍籌股雖然短線偏軟,但亦正是入市執平貨之時機。如果大家同意全年計恒指可望挑戰16500-17000點之預測,在15400點入市,理應較15800點入市為佳。為何在一月中恒指升上15800點之時大家夠膽追貨,現水平的藍籌股更加吸引,大家會這麼恐懼呢?
一月中筆者見大市成交大增,建議大家減磅,皆因自一月初起步之升浪已累積了近1000點之升幅,目的只是要避過今次的調整浪,此乃短線的技術性買賣技巧。現時指數重回15400點之三底支持位,再下跌的空間有限,以值博率而論,尤勝於累積升幅已大並且只是剛開始出現調整訊號之國企股。故此,筆者之策略是「沽紅買藍」,原因有三:(1)基本因素未有明顯轉變,市場資金充裕並持續流入股市;(2)國企指數自一月初已升近3成,恒指只上升5-6%;(3)港股相對日、韓股市屬於大落後,上升空間頗大,值博率高。

美國沒加息條件

近日港股之下跌,市場一般都以「加息壓力」作為解釋的原因,情形與去年10月份之跌市一樣,只是一些震倉的藉口,到大市回升之時,便沒有人會再提出了。
其實美國真的沒有再加息的條件,美國企業近期公布的業績,較多公司表現遜於預期,經濟狀況並不是這般強勁。而美元處於高位,對美國經濟百害而無一利,再加息會進一步推高美元而令經濟受更大的衝擊,在政治的層面分析是不合理的。
見好唱好、見淡唱淡的評論確實是不負責任,散戶對市場不了解,風險及危機意識不高,最容易受市場情緒所感染而中招。當然,懂得急流勇退,識得人棄我取,是需要多年的實戰經驗,再配合深入的剖析才能做到,並非紙上談兵便可以。就以滙控(005)為例,於1月9日股價升至130元水平,1月10日升至132元水平,兩日的成交分別為4700萬股及5700萬股,兩日都是裂口高開,成交超出過去一年的平均成交1500萬股約3-4倍,這已是調整的訊號。故此,股價要回落也是正常的,非關當時市場以「花旗」業績不理想之解釋。因為滙控在美國之業績不理想早於124元水平之時大家已知,當時美國滙控融資已公布盈利大幅倒退的季度業績,若要擔心其美國業務,股價便不應升上132元水平。而且,花旗的股價相較滙控是超貴的,大家不用庸人自擾。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