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滿是咪耐滴主印勇,鵝悶屎舍燴滴洞亮!姣象你耗罵?路時您好馬?鵝悶田田問喉您!」早在麥兜電影系列首集出現的校歌,伸展成為這回《春田花花同學會》的主題,本片講述一班「咪耐滴主印勇」(未來的主人翁)與「洞亮」(棟梁)投身社會的故事。
上回看《菠蘿油王子》就不覺得適合兒童,這次影視處官員的看法終於與我一致,把《春》列為兒童不宜(ⅡA級)。
不適合兒童觀看,不一定因為含有淫穢及暴力成份,可以是更廣義的意識問題。
打從漫畫在周刊誕生,作者一直標榜《麥嘜》是「成年人的童話」,不過隨着麥嘜與麥兜的商品大行其道,恐怕有不少家長特意攜小孩看《春》。
不覺得動畫有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責任,但定位要清晰。比方說,《衰仔樂園》(SouthPark)擺明車馬不懷好意,讓家長一目了然。相對而言,外表天真爛漫的《麥兜》電影,有點像糖衣毒藥。
從讀本到首部電影到第三部電影,謝立文的灰色思想彷彿不斷在擴張。《屎撈人》的世界儘管黑暗,仍有一個屎鈎船長希望有天能夠衝出屎渠,化作春土。《菠》儘管沉重,王子變成懵佬,但麥兜仍憑着正直善良的「死蠢」精神,因禍得福創造了他的美麗世界。而《春》希望傳達的訊息又是甚麼呢?是戲謔兒童的志願不切實際,「食幾多着幾多整定嘅」,「好又一餐,唔好又一餐」?在解慰成年觀眾的不得志的同時,謝立文有沒有想過孩童可能也是座上客?電影中一個個角色得過且過,畢業生志在「倫」雞骨,大學生專責舀飯,侍應生胡胡混混,做兵做賊也不過是為兩餐……從動畫走進真人世界,感覺就像夢境成真,真的不怕對小觀眾的心智發展有負面影響?知足常樂會否變成不求上進?我絕非衞道之士,我可以接受《發條橙》的頹糜,《感官世界》的變態,但我認為處理有關孩子成長的電影,要比檢定三級片更嚴謹。
用回成人觀眾身份評論,本片劇情鬆散,真人與動畫部份交錯,單純以投身社會這主題作串聯。笑料仍然離不開玩口齒不清及碎碎概念,玩屎尿屁的成份亦不少,像開場的撒尿場面,黃秋生割去半邊屎忽,夏春秋重複詢問:「啲大便點呀?」假如將片名蓋上,把動畫拿掉,沒準以為是王晶作品。幸而,詹瑞文的一段個人表演極之精采惹笑(相信是自度的),超級女聲周筆暢的處女演出亦不俗。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