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外洩可索償

個人資料外洩可索償

牛頭角街頭昨晨揭發的遺棄信用卡簽帳存根事件,令人關注商戶處理信用卡副本的問題,究竟商戶及職員是否有足夠知識處理,及如何保障客戶資料不被外洩?
法律界人士鄧達明律師指出,信用卡存根上的客戶姓名、信用卡號碼及信用卡有效日期都是重要資料,一旦落入不法之徒手中,不法之徒已可偷用於網上購物,令當事人蒙受損失。
鄧達明律師提醒市民,可循民事訴訟,向導致其個人資料外洩的商戶或機構索償,至於現時若市民發現有關簽帳可疑,或遭人假冒進行交易,可以報警及向銀行求助。

偷資料購物屬盜竊

至於將資料偷用於網上購物,等同干犯盜竊罪,市民不要以身試法。據知,一般而言,若銀行最後證實該市民根本未曾進行有關簽帳交易,銀行可以免除其付款責任。
五年前,一名無業漢先後拾獲信用卡簽帳存根,輕易從存根上顯示的持卡人姓名、信用卡號碼及有效日期,透過超市的電話訂貨服務,成功十四次在兩家超市集團購物,涉款一萬二千元,警方藉追查送貨地點而拘捕有關青年,結果該青年被判入獄十個月。事後有關超市集團,亦加強核實認定身份的安全措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