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是研究股價變化以推敲趨勢,從中獲利,但股價變化若無成交配合,其發出的向好或向淡訊號,參考價值會打折扣,杜氏理論便告訴投資者,向上的趨勢必須看見成交不斷擴張以作配合。然而,這只是一個概念,要好好掌握股價與成交的關係,投資者還得作進一步思考。
成交需要「配合」趨勢,杜氏理論強調升勢要有成交增加「配合」,那麼,在下跌的市況又如何?有較多投資經驗的股民都可能察覺得到,在跌市之中,成交不一定大增,除了在跌浪開始的首一兩個交易日成交一般會大增外,往後的下跌,很多時是股價或指數會跌,成交愈縮,一般而言,這反映了恐慌性拋售的時刻已過,但由於股價或指數缺乏掉頭造好的理由,低位缺乏承接力,而一些損失慘重的投資者不欲止蝕,成交遂見縮減。按這些重複看見的經驗,投資者都知道,成交在升市和跌市的意義並不一樣。事實上,在大藍籌與二三線股而言,成交與股價之變化有時更有相反意義。市場智慧指出,「成交走在指數之前」,在藍籌股往往屢試屢驗,但在二三線股則可能剛好相反,大家知道箇中玄機嗎?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