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不能像一個家具的永遠擺在家裏,我是人,我應該融入到這個社會中去。」河北邯鄲一名十一歲時因延誤治療導致下半身癱瘓的女子,憑着驚人的毅力,靠自學學會英、法、日、拉丁四門外語,考進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就業,去走完自己的一生。 《北京青年報》/中央電視台
二十五年前,十一歲的郭暉在課外活動中,不慎扭傷左膝,其母一個月後發現她的患處紅腫、發熱才帶她求醫,但輾轉到多間醫院接受治療也未見好轉,她的雙腿其後逐漸失去知覺,受損、扭曲的椎骨壓着中樞神經至下身癱瘓。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郭暉曾想過自殺,但她最後仍選擇堅強過活,並刻苦自學。小學還未畢業的她自一九八五年起開始自學生涯,她當時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把握未來,只能試着把握眼前的每一天。
要躺着看書 自學完成初高中
郭暉定下每天的學習任務,任務未完成絕不休息。就這樣,她躺着看書,累了就趴着看,肩膊及手部磨傷了,她繼續看。
郭暉先在四年內自學完初中、高中課程,其後又考獲大學專科及本科畢業證,並於專科畢業後替人補習,自力更生。二○○三年,郭暉又通過考試,獲山東大學授予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總共僅用了八年時間便完成正常人需要十三年才能完成的學業。後來,郭暉順利考進北京大學攻讀英語系博士,還正在學習第五種外語古希臘語,她希望將來能夠在大學任教,或從事繙譯及研究工作。
夢想要證實 殘疾人也有機會
郭暉說:「學習是快樂的事,尤其是和疾病的痛苦比較。一盒蓋一盒蓋地大量吃藥,一滴一滴輸液像小刀割在身上,和那些比較,學習簡直太美了!」「我的夢想是想證實殘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樣),在社會中能夠有同樣的機會,同樣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