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插手台海衝突

日本插手台海衝突

薛理泰 美國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近來日本政府開始探討修改《周邊事態法》,年內將把修改方案提交國會審議,通過立法程序。
據稱,鑑於中國正加緊厚植軍力,不斷強化海、空軍遠程打擊力量,美國與日本磋商後,認為日本有必要修改法律,保證台海有事時,駐日美軍可以優先使用日本南部九州地區的所有航空港。
以往儘管日本不願坐視台灣與大陸趨向統一,卻礙於現行法律制約,在台海風雲突變時,形格勢禁,無法訴諸斷然的軍事行動。因此日本對於採取緊急措施的方針遲遲不能確定下來。在可以預期的將來,一旦台海發生戰事,恐怕日本的立場會發生大幅度改變。

確認台海嚴重性

據日本報章報道,今後台海發生戰事,日本將把「台灣有事」視為「日本有事」。按日本朝野的台灣情結及其民眾對確保海上石油運輸線根深柢固的憂慮,日本國會根據原定方案,在年內修改《周邊事態法》的可能性相當大。
過去中方就《周邊事態法》是否包括台灣海峽提出質問時,日本官方答覆是該法案不涉及地理概念,僅涉及周邊事態的性質。主要指「在日本周圍地區發生的、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態」。
直到去年美日國防、外交主管正式確認台海事態涉及兩國的重大利益,宣示「周邊事態包括台海衝突」後,當初日本通過《周邊事態法》的底蘊才告透露。

不希望兩岸統一

乍看來,儘管美國與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因應措施存有差異,兩國有關的政策底線卻如出一轍。事實上,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還存有質的不同。美國不問兩岸關係未來走向,只是不准以武力改變現狀。
美國制訂對台政策,主要受兩層因素制約:從近期看,是為了維持亞太地區的穩定及該地區既定的政治格局;從遠處看,是為了遏制中國以另一個超級大國的姿態在遠東崛起,確保美國在亞太區的軍事存在不會受到嚴重挑戰。
一旦美國確認了中國的發展不至於挑戰其在該區的既得利益,或她在其他地區面臨另一個嚴重挑戰,美國便會調整對台政策。這點估計有先例可以佐證。
日本的情況顯然不同。日本官方不希望看到中國統一,有時對此直言不諱,有時或隱或現地表達,類似於日本政府表示不希望看到南、北韓統一的作法。況且日本向來將中東至日本的石油海上運輸視為「生命線」,為了確保這條運輸線暢通無阻,極不願意看到台灣處於北京的勢力範圍內。
更有甚者,日本還有一個與中國互爭亞洲龍頭老大的心結,日本只有在把中國壓下去以後,才能在亞洲呼風喚雨。在甲午戰爭前,日本決策層就是這麼估計。據筆者了解,至今日本不少戰略家也有這個看法。

日台間關係特殊

由此可見,日本在預設方案中把「台灣有事」視為「日本有事」。換言之,亦即日本將把「台海發生戰事」視同「日本發生戰事」。這層設想還有一句潛台詞,就是日本將把「向台灣發動攻擊」視為「向日本發動攻擊」,不過迄今還未說破而已。
倘若果真如此,則有關日本與台灣存在着一層「特殊的國與國之間關係」的闡述,就呼之欲出了。這個說法,就日本未來染指台灣的用意而言,有利於日本在國際上製造輿論,也有利於在國內凝聚民眾共識。
綜上所述,日本着手修改《周邊事態法》,標誌着日本開始插手台海軍事衝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