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勁<br>有利資金流入股市

內地經濟勁
有利資金流入股市

中國去年的經濟規模達2.23萬億美元(17.39萬億港元),超越意大利和英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系。基金界對中港股市能否吸引更多資金流入有不同看法。

公司管治成隱憂

凱萬資產常務董事莫健歡表示,中國經濟在世界市場舉足輕重,作為投資者不可不考慮中國因素,即使投資中國以外其他股票,也有機會受中國經濟因素影響;投資界要多做一些有關中國的分析工作。然而,是否增加投資中國股票,還需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公司管治、股票流通量、以及內地法制情況;但這方面中國表現仍較落後,阻礙了外商投資內地股票。另外,中國經濟持續增長,該行以往仍有增加中國投資比重,但始終比例不算大,在環球新興市場中少於5%。
惠理基金管理高級基金經理蘇俊祺則持有異議,他指出,中國已是全球第4大經濟體系,乃經濟增長最快地區之一,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不少基金也在港設立新辦事處,以及增加中國的投資比重,這將有利本港及中國股票市場。他說,有些國際基金規模大至數千億元資產,只要撥出1、2個百分點投資於中港股市,已涉及逾100億元的資金,為數不菲。而最近中國改變發展策略,以內需拉動經濟,也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旗下基金增加了內地投資比重,特別是房地產等股份。

AB股擬合併利後市

霸菱資產管理互惠基金銷售主管李錫富認同,投資地區的經濟表現,並非投資界主要考慮因素,其他考慮點還包括短期資金流向、長遠經濟發展、增長步伐和公司盈利狀況及當地股票市場市值規模等。
不過,基於另一些因素,他看好今年大中華區股市表現,就是AB股合併新政策,若政策落實,將對跌市多年的AB股帶來不俗的上升空間,而對將來港上市的內地銀行股也提供良好的投資機會。

莫健歡:多做分析中國的工作。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