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私營醫生互閱病歷計劃將於今年首季全面推行,現時已有七百多名私家醫生參與,日後私家醫生轉介病人入院後,可取得病人入院及住院的資料;病人出院的時候,醫院也會把病人住院的病歷、服用的藥物、接受的手術等資料,傳真予病人的私家醫生,配合開藥及免卻不必要的檢查。
醫院管理局公私營合作工作小組召集人蔡啟明醫生表示,局方去年十月及十一月在廣華醫院及大埔那打素醫院進行試驗,私家醫生將病人轉介至該兩院後,將收到兩院電腦系統發出的傳真,記錄了病人入院的資料,病人出院後,電腦亦會自動發出劃一格式的傳真予當初轉介的醫生,記錄其住院期間動手術、服用藥物、康復安排等資料,一改過去由醫院醫生發信予私家醫生的做法,減輕醫生的工作量之餘,也減少遺漏情況。
蔡啟明指出,計劃會分期實施,醫管局與香港醫學會合作,現已有七百多名私家醫生登記參與計劃,任何本港的註冊醫生均可登入醫管局網頁登記,「最重要係要保護病人嘅私隱,私家醫生要將病人嘅儲存喺安全地方。」
對病人有保障
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新計劃對病人有利,「知道之前病人住院食過咩藥,開藥嗰陣可以配合,同埋知道佢做過咩檢查,病人就唔使再畀錢做,對病人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