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環球新興股市的凌厲升勢,可謂有目共睹。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計算,世界股市在過去三年上升了50%,而環球新興市場的升幅卻高達96%,遠遠拋離成熟市場。
時至今日,環球新興市場既已大幅上揚,部份投資者可能會懷疑:「現在入市是否為時已晚?」我們的答案則是:環球新興市場仍不乏長遠投資良機。即使經過近期大幅上升,不少新興市場目前的估值仍然遠較成熟市場為低,其中以亞洲地區尤甚,只要這些新興國家繼續締造超卓的長遠盈利增長,股市的平均回報應會繼續超越成熟市場。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新興市場是指「人均收入屬低至中水平」的經濟體系,現於全球人口中所佔比例高達8成,但佔全球生產總值的比例卻只有兩成,當中包括新興亞洲、東歐、中東、拉丁美洲及南非等地。
消費趨勢穩健
和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經濟增長較快,亦有機會提供較優厚的長遠回報,並可在資產組合中發揮良好的分散投資效益,因而日漸受到有能力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追捧。
環球新興市場之所以能增長迅速,原因之一在於區內消費持續強勁增長,而且消費耐用品的滲透率仍然偏低。有別於發達國家,勞動力所佔環球新興市場人口的百分比正在提高。利好的人口結構,正好為消費開支鞏固支持,而市場導向的改革及經濟政策,亦有助於提升人民信心和創造職位,從而刺激消費。
長線投資較宜
隨着環球經濟擴張,製造業密集的新興市場又蓬勃增長,將可為商品及基本材料帶來強大需求。這些商品大部份都產自環球新興市場,利好作用會在工資和溢利上浮現。出口收益流入勞動階層的口袋,再加上全球生產工序外判的趨勢,新興市場個人收入因而上升,消費信心亦見加強。
儘管我們看好環球新興市場的長遠前景,但仍建議投資者應審慎行事,因為歷史顯示,新興市場的走勢可以十分反覆。投資新興市場的風險遠較成熟市場為高,恐慌、投機和反應過敏的情況亦比較常見。基於這些原因,新興市場股票最適合投資期較長的投資者。
發展中市場的企業披露和透明度,都不如成熟市場先進,令環球新興市場的運作更缺乏效率,形成了不少股價未能反映基本因素的例子。這種情況尤其有利於經驗豐富而且資訊充裕的基金經理發掘良機。
有興趣涉足新興市場的投資者,不妨考慮透過採用積極管理手法的新興市場基金入市,以嚴謹、有節制的方式進行投資,從而為投資組合爭取長遠增值機會。
崔永昌
JF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
(www.jf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