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幾大著名的網絡公司如微軟、Google、雅虎和Skype,最近為了進入內地市場,相繼接受了對互聯網資訊內容作自我審查和設限條件。這連串行為引發了世人的極大關注,也招來了世界輿論的廣泛抨擊。
網絡警察總有百密一疏
互聯網技術從誕生之日開始,就為言論自由插上了翅膀,令世界變得無遠弗屆。但是,對色情等不良資訊的過濾技術,卻不幸成了獨裁政權限制言論和知情的幫兇。自由信息的穿透力和對它的封鎖過濾,一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使是全世界最發達的中國內地網絡過濾系統,仍然無法完全杜絕人民知的權利,各種突破封鎖的工具仍然活躍運行。正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所說,不存在徹底隱瞞資訊的能力。
內地的互聯網公司,所受的監控較之外資公司更為嚴密,即使如此,也經常百密一疏,例如較早前浙江省發改委主任史久武跳樓自殺的新聞,內地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雖然屏蔽了所有有關他的資訊,但人們仍可從「主任墜樓」、「史九武」、甚至「495」等關鍵詞的搜尋中,得到相關的資訊。由此可見,那種由電腦自動生成的過濾法,始終無法鬥得過人腦對資訊的渴望。就算內地有數以萬計的網絡警察,但和數以億計的網民和數以萬億計的訊息來比,也不過是滄海一粟。
基於這種理由,我們應該樂見美國的網絡供應商進入內地市場,畢竟他們給內地網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對這些公司進入內地時接受自我審查設限的條件也要大加鞭撻。輿論的矛頭不僅是見利忘義的網絡商,更是針對提出苛刻條件的北京當局。
外資網絡商不應做幫兇
保持強大的外部壓力,網絡公司的行為才不會肆無忌憚,中國在開出條件時才不能為所欲為。要讓網絡商知道,他們在內地的行為,不僅受當局的監控,也受世界輿論的監督。隨着時間的推移,希望外資網絡商不再做當局的幫兇,而成為中國言論自由的先驅。如果說中國現在還有一扇糊着紙的窗戶,我們遲早會看到它被捅破的一天。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