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月尾鳳凰城太陽對洛杉磯湖人的比賽中,兩軍一度拉成均勢,後來太陽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全因兩軍的主將領導才能分出高下──尼殊雖然得分比拜恩少二十分,卻能以十二次助攻帶起全隊,最終領太陽成功贏波。
在接戰之初,太陽和湖人拉成均勢,後來雙方不約而同地都把重心球員尼殊和拜恩收起來,兩隊頓時變得群龍無首,打起來只覺得有點快而亂。太陽隊方面,打法沒有很大的改變,仍是很機動性的打整體戰;只是缺少了尼殊穿針引線的巧妙傳球,進攻能力有點不足。
湖人無拜恩走位更「放」
至於湖人方面,則因為沒有了拜恩的「一人表演」,各人的走位似乎更為主動,很靈活地在不同的情況下,打出積遜教練的三角戰術。在沒有刻意造就個別英雄球員下,首先湖人的史麥斯柏加連下幾城拉開了比分,幸而太陽的艾迪侯斯亦不甘示弱,接連命中下把比分拉回。
到了兩位球星都再次上陣交鋒,尼殊就充份發揮領導者的本色,不斷策劃進攻,到第三節開始把積分拉開,最後輕鬆以一百零六比九十三勝出。拜恩依然是湖人的得分重點,取得全場最高三十七分;不過個人的得分始終有局限,除非可以像破紀錄地個人獨得八十一分大破速龍一役,否則獨取三、四十分都未必可以擺脫落敗的命運。反而隊中有一位領軍球員,可以將其他球員的表現帶到高峯,發揮整隊合作威力,就更有勝算。
這場比賽的另一個勝負關鍵,可算是太陽後備的艾迪侯斯攻入十九分;很多時在正選球員得分能力失準時,後備的出色發揮往往可以替球隊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鄭偉明—新青聯教練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