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政治艱難的一年,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於美東時間周二晚九時(香港時間昨早十時),發表任內第五份國情咨文,以挽回他在美國連任總統史上僅比尼克遜好一點的民望。在全長五十二分鐘演說中,他以「我們的國情強勢」做開場白,然後擘劃出四大目標──要用科技跟中國經濟競爭,要美國戒掉「石油上癮」大幅縮減石油入口,要打擊暴政推動民主自由,要繼續反恐。
「對中東石油依賴過去」
當前中東局勢動盪,石油有時而盡,令油價飆升,周二更升至每桶六十八美元,能源危機陰影籠罩全球。美國向來依賴中東入口石油,布殊展現遠見,提出美國要戒掉「石油上癮」(oiladdiction),於二○二五年前,將從中東入口的石油大減七成五。
他說,「美國石油上癮,通常從世界不穩的地區入口」,像中東,「要戒掉石油上癮,發展科技是最好的方法」。他公布名為「先進能源驅動」計劃,增加綠色能源研究撥款,令綠色燃料乙醇更普及,不只用玉米,還要用木片和草生產。他還提出加強對電油混合車和電池車的研究,投放更多資源在零廢氣排放、革命性太陽能、風科技和安全核能方面。
「戒掉石油上癮」計劃若得以實現,肯定跨越喬治布殊的任期,令美國的石油經濟和社會生態大變。他就說:「目標是以超越美國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令我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成為過去。」
「看見新競爭對手中國」
面對中國崛起,去年已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系,喬治布殊在國情咨文中,直指中國和印度是美國的新競爭對手。他說:「美國經濟優越,但我們不能安逸。在變幻不息的經濟世界,我看見新的競爭對手,像中國和印度。」
美國要保住競爭優勢,他將「增加競爭力」列為國家目標,說「一定要繼續在人才和創意上領導全球」,又提出撥更多資源和金錢在科學研究、數學和科學教育上,以面對中國或印度「日漸冒起、低工資」的挑戰。
建議包括將未來十年科研的聯邦撥款增加一倍,主力研究納米技術、超級電腦、另類能源,並鼓勵兒童多學習數學和科學科目、訓練七萬名高中科學老師、引入三萬名數學和科學專家到學校施教等。他又說:「我們必須通過領導世界經濟建立繁榮,否則我們會從貿易和機會那裏自閉起來。」
「我們要打擊自由的敵人」
喬治布殊在二○○二年的國情咨文提出「邪惡軸心」論、去年倡導的「民主外交」要全球綻放民主之花,今年他繼續祭起民主旗幟,矢言打擊自由的敵人,結束全球暴政,促請美國人不要實行孤立主義。他說:「我們要有信心打擊自由的敵人。……複雜和充滿挑戰的時刻,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只會以危險和衰落告終。」
喬治布殊要美國繼續領導全球、維護世界和平,而他口中的敵人,包括被他列為「邪惡軸心」之一的伊朗,他指伊朗「被一小撮神權主義者挾持,正孤立和壓制人民」,伊朗又以「核武的野心跟世界為敵」,他勸喻伊朗人站起來對抗政權,又說美國尊重他們,期望終有一天能與「自由民主的伊朗成為親密盟友」。
除了伊朗,他又點名敍利亞、緬甸、津巴布韋等國家出現暴政,他說全球近一半國家「沒有民主」,「我們不會忘記這一半。」他敦促中東國家埃及和沙地阿拉伯實行民主改革,指她們最近舉行的民主選舉,「只是起步,還要付出更多努力」。
「勝利之路會讓美軍回家」
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反恐戰,仍然是國情咨文的一大重心。美國繼續反恐,除了繼續駐守伊拉克外,今年還多了一個巴勒斯坦新政府哈馬斯。
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的哈馬斯上台,中東局勢亂上加亂,令反恐戰事倍功半。喬治布殊再次向哈馬斯施壓:「巴勒斯坦人在大選中投了票,現在到哈馬斯承認以色列、解除武裝、否定恐怖主義和建立長遠和平。」
美國不肯對哈馬斯讓步,對伊拉克的立場同樣堅定。面對國內強烈撤軍訴求,喬治布殊說:「我們打這場仗是要勝利,而我們正在打勝仗。」他表示貿貿然撤軍等同眼巴巴讓伊拉克的盟友死去或被囚,令阿蓋德領袖拉登和扎卡維控制這國家。他表示要遵守承諾,打倒敵人才可獲得最後勝利,「勝利之路會讓美軍回家」。
反恐戰戰場不止在海外,對於秘密授權國家安全局,竊聽國民通訊,喬治布殊再次為自己辯護,強調監察有效防範恐怖襲擊,「對美國安全是有必要的。」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