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追蹤:活力門害死基金業

環球追蹤:活力門害死基金業

在今年1月中之前,日本互聯網公司活力門(Livedoor)一直是當地散戶投資者的寵兒,這家公司亦是美、日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掌管數十億美元資產的互惠基金的最愛,直到該公司受日本檢察機關調查導致股價一落千丈。
有數家基金過去半月因所持的活力門股票大幅貶值而招致重大損失,其中包括美國富達投資(FidelityInvestments)和日本野村資產管理(NomuraAssetManagement)旗下的基金。
富達投資的損失尤為慘重,該公司旗下有數家一直很出色的基金,投資於日本中小型股票。這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公司1月初透露,截至12月底,它在美國和日本發行的基金,持有活力門已發行股本的6.88%。其中,在美國發行的總資產20億美元的日本小企業基金(JapanSmallCompaniesFund)所持活力門股票的價值,位列截至12月30日所持各項資產的第七位。

高流通性掩眼

從一些一流基金公司在活力門的投資額可以窺見流向日本股市的全球資金規模之大。近年來,許多主要從個人投資者吸納資金的股票基金,紛紛投向日本中小規模和業績不那麼出色的公司,比如活力門這類公司,而不是名頭很響的大企業如豐田汽車(ToyotaMotor)等。去年,外國投資者在日本股票上的投資金額,達到創紀錄的12.62萬億日圓(約8413億港元)。
分析師說,活力門是資金實力雄厚的中小型股,是投資基金看好的少數日本股票之一。由於日本散戶投資者對該股情有獨鍾,因而大大提高了該股的流通性,以致基金經理買賣頻繁卻未引起注意。而且,多次拆股使該公司的股本數量及流動性大大增加。

朝散戶淋冷水

芝加哥Morningstar在日本的基金研究公司MorningstarJapan營運總監TomoyaAsakura說,小型股基金除了在流通性高的股票上尋找機會外,通常沒有其他選擇,但他們這次燒手指了。
日本散戶投資者近期興起對股票基金的濃厚興趣,但這股熱潮或會受到活力門事件的打擊。過去,大多數日本人偏愛銀行存款或更保守的債券基金。但在去年11月份,投資者投向股票基金的資金淨增加30億美元,是近年來最高的水平。
路透旗下基金研究機構Lipper駐日本分析師NobuyukiFujiwara說,就在投資者終於開始購買股票基金的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事,實在不幸。
有些基金公司在活力門出事後,於它們的日本網站上登出通知,提醒投資者關注活力門事件對基金的影響,比如鄧普頓投資(FranklinTempletonInvestments),該公司在日本發行了兩隻股票基金,它們合共持有的活力門股票佔其資產總額的0.36%。

最痛基金公司

野村資產管理表示,它有三隻基金持有活力門股票,其中在日本藍籌股開放式基金(JapanBlue-chipOpenFund)的7億美元總資產當中,有1.6%投資於活力門股票。
這次事件對富達投資的影響可能比對其他基金公司更為嚴重。富達投資在其日本網站上說,在1月18日,其三家持有活力門股票的基金資產額損失5%。當天,有關活力門事件的報道導致日經225指數下跌了2.94%;有8.4億美元資產的富達投資日本小型股基金同日下跌7.1%,去年該基金增值62%。
富達投資在給客戶的信中說:富達對活力門、它的關聯公司以及它對整個日本互聯網行業的影響將保持關注,他們將密切注視事態發展並將採取適當的措施。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