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內地的司機胡亂切線,亡命飛車早已見慣不怪,原來埃及的道路交通情況亦不理想,每年約有六千人因交通意外喪生,是埃及人第二大死亡原因。美國一個駕駛安全組織指出,埃及車禍頻生的主因是當地司機經常超速駕駛、道路設施差劣,部門執法不力。 記者:謝穎詩
捷旅埃及旅行團昨日發生奪命車禍後不足十二小時,埃及南部城市基納(Qena)一輛巴士與貨車相撞,導致十八死廿四傷,死傷者全為埃及人。不久前,即一月十日一輛載滿澳洲遊客的旅遊巴,亦在開羅往亞歷山大港路的公路上遇上嚴重交通意外,事件中六名澳洲籍遊客死亡,二十多人受傷。事件發生後,澳洲傳媒亦都批評埃及的交通部門執法不力,尤其是頒發駕駛執照的工作馬虎,司機未學懂駕車,卻很容易找到途徑,付錢買得駕駛執照。
肇事路段平坦且新淨
美國非牟利組織DriveAndStayAlive的全球道路交通資料網站指出,埃及常發生交通意外,主要是當地的司機經常超速駕駛,道路設施差,當地執法部門亦沒有依法嚴格執行交通法例,檢控違例駕駛者。
資料顯示,埃及每年約有六千人在交通意外中喪生,二○○三年人數更多達八千人,受傷人數共三十二萬人。
本港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前年曾跟友人到埃及旅遊,當時亦有經過今次發生意外的洪加達往樂蜀的一段路程。他憶述,該段道路感覺十分安全,道路平坦新淨,他認為除非是司機超速,否則不應該有意外。
康泰旅行社副總經理陳建鵬指出,對業界而言,無論是先進或發展中國家,領隊都會留意司機表現,部份地方更會安排兩名司機輪流駕駛,以免司機疲累,警覺性變差。但他稱,若遇上旅行團要乘車經過崎嶇的山區如內地四川的九寨溝或駕駛八小時以上的長途車程,領隊須更留心司機的表現。
陳建鵬表示,到歐洲旅遊多數要乘坐或駕駛長途車,但該區的司機都有工會,規定每日只許八小時工作,所以一般而言很安全,旅客到較落後的地區便需要多加注意。至於南美或印度等地,由於景點之間的路途太遠,旅行團多數會乘內陸機,減少乘車的風險。
世衞促小心交通情況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旅遊提示,旅客遇上意外及暴力喪生的機率較在外地染病致死機會率高,以交通意外計,全球每年有一百二十萬人因交通意外死亡,受傷人數更高達五千萬人,世衞估計未來二十年數字將會上升六成五。
世衞指出,不少發展中國家的交通法例沒有嚴格執行,道路除了汽車,亦會有兩輪車或動物行走,或者行人路與車路不分,人車爭路,所以旅客出門,需要特別留心當地的交通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