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變記者 戰場見證歷史

律師變記者 戰場見證歷史

「當我知道世上有一份工作,可以讓我置身世界大事的中心,還是有薪金的,對我來說可算是靈光一閃。」伍德拉夫本來有一份安穩的律師工作,是見證歷史大事的熱情,令他投身新聞行業,不怕凶險,一次又一次親赴險境採訪報道。

「求知慾最強記者之一」

四十四歲的伍德拉夫在底特律(Detroit)成長,原本是公司法律師。他通曉中文、操流利普通話,一九八九年到了北京,教中國律師美國法律。時值天安門民運爆發,各大傳媒急需人手採訪六四事件,伍德拉夫於是做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名主播丹.拉瑟(DanRather)的繙譯,從此迸發出對新聞的熱情,立志做最出色的國際新聞記者。
不做律師做記者,他由地方電視台做起,至九六年才加盟美國廣播公司(ABC),前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和北韓這些世界熱點,都有他採訪報道的足迹。看他英俊和官仔骨骨的樣貌,你不會知道他對採訪新聞永不言倦,但ABC前特派記者道格拉斯(LindaDouglass)知道。她說:「他是跟我合作過最勇敢、最吃得苦、求知慾最強的記者之一。」
伍德拉夫的努力獲ABC賞識,名主播詹寧斯(PeterJennings)去年癌症逝世後,ABC就找他和女記者瓦爾加斯(ElizabethVargas)出任《今晚世界新聞》的雙主播,又派兩人輪流到世界各地直擊採訪,以增加收視率。

「每次回來都要靠好運」

到世界熱點採訪的危險,伍德拉夫很清楚。二○○三年採訪伊拉克戰爭時,他的好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布盧姆(DavidBloom)疑因擠在軍車太久,血栓塞喪命。他那時對人說:「每次回來都要靠好運。我有四個孩子,但我很喜歡這份工,所以有兩難。」但他上周出動到巴勒斯坦和伊拉克採訪,一心只想把工作做好。
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