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狗年,孔子屬狗,要還在世,該是二千五百多歲了。這位無數教師的祖先爺不光名垂千秋,他的後人如孔尚任亦大名赫赫,絲毫不辱家聲。
算起來他是孔子六十四代孫,生於1648年,即順治五年。六十歲時寫成《桃花扇》,讓他變作一代戲曲大家。據說他共耗了十多載心血,更三易稿才成書。劇中第四十齣《餘韻》「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讌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那一小段,充滿家國興亡之悲。至於「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兩句話,自是傳誦千古。
孔子後人當然不止一個孔尚任,台灣還有個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的親女兒孔德懋女士。一九七九年,應山東地方政府的邀請,她曾經回老家去探親訪問。原來她離鄉已四十年,之後就當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
另一個萬世師表的後人是孔祥熙。他說他是孔子七十五代孫,倒有人指出這個昔日的財閥原是山西太谷縣人,並非山東曲阜孔府那一族。不過孔氏家譜記載了孔祥熙的祖先孔希者,早於明朝時挪窩到山西落戶。孔祥熙的「祥」字,也正是按照孔族那三十字系行輩取的。不管他是否攀聖人的親,他一輩子跟孔方兄形影不離,倒是不爭不諱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