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鞋貿易爭拗升級

中歐鞋貿易爭拗升級

【本報訊】歐盟成員國本月中決定,不給予中國鞋廠市場經濟地位待遇,反映歐盟向中國鞋類徵收反傾銷關稅的機會增加。中國商務部表明,如果歐盟向中國製鞋類產品徵收高額反傾銷稅,中國很可能會就此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成為中國加入世貿後首宗單獨提出的訴訟。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內地《經濟觀察報》發表文章,指歐盟拒絕給予13家受調查中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將大幅提高中國製鞋企業贏得反傾銷訴訟的難度。文章引述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表示,中國將在必要時會就歐盟的反傾銷案向世貿組織申訴。

商務部或向世貿申訴

文章指出,預計中方計劃從幾方面着手,首先是由鞋類協會組織企業應付歐盟的反傾銷訴訟,爭取對方在尋找替代國及具體計算中採用盡可能符合實際的方法,以便在裁定中贏得盡可能低的反傾銷稅率。
其次會繼續發動歐盟內部的反貿易保護主義盟友,包括歐盟內部進口商及零售商、較發達的北歐成員國、對中國出口製鞋原料和機械設備廠商,以及在華投資的歐盟製鞋企業。其中若反傾銷稅將每對鞋的生產成本提高4至6歐元,歐盟市場上的零售價便會相應上漲15至20歐元,平均增3%,影響當地約1萬個就業機會。
較早前裕元(551)執行董事李義男說,該公司約有一成產品可能受到中歐鞋類貿易戰影響,但強調除中國及越南外,在印尼亦擁有生產線,必要時可將生產工序轉移至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