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賀歲煙花昨晚照亮維港兩岸的半山豪宅,也照亮住滿綜援戶的秀茂坪寶達邨。隔着家門,鄺太就算聽到熱鬧的聲響,也沒心情抱兒子龍仔出外看煙花。她的丈夫卒然病逝,但社會福利署遲遲未肯發放租金津貼,兩母子每人每日只餘六元過活。毗鄰的綜援家庭紛紛送錢送飯;持雙程證的鄺太則擔心最後被迫返回內地,兒子要進孤兒院;龍仔似懂非懂的說:「我不要離開媽媽。」 記者:白琳 雷子樂
媽媽哭,五歲的龍仔就遞上紙巾給她拭淚,「不要哭了,我有錢就給你買東西。」兩母子平常靠白粥加榨菜過活,年廿九的團年飯只多了一碗菜湯,和分三天吃的五香肉丁罐頭。鄰居送的一塊新鮮豬肉,鄺太原封不動放在雪櫃,說「不捨得吃」。街坊就算過着艱難的日子,也遞上白米、油及過年吃的糖果。
擔任龍仔監護人的黃先生本身也是綜援戶,他痛斥社署的行為像「推人哋落街」。鄺太感激的說:「這點情永遠記在心裏,以後有能力,我就幫助別人。」
龍仔或須送孤兒院
龍仔去年十月獲批單程證來港與父親團聚,其任職建築工人的父親在同月因肺癆病逝。觀塘區議員蘇家豪將個案轉介社署秀寶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但負責社工說龍仔在港無親無故,要求鄺太將龍仔帶回內地生活,否則會將龍仔送入孤兒院。
社署「拖延」近兩個月,至本月中才向龍仔發放一千九百三十元學習及生活綜援,另加實報實銷的學費及午膳津貼,但因沒有公屋租金津貼,扣除一千一百元租金及四百元的學校雜費,僅得四百元生活費。鄺太說,只要社署肯發放租金津貼,就算兩人吃一份綜援金,也勉強夠餬口,她便不用為生計而返回內地。
社工要求發放租津
現正跟進龍仔個案的香港防止虐待長者協會助理總幹事余嘉龍直斥社署「冷血」,官僚態度令人髮指。「龍仔喺內地已經冇咗戶籍,返大陸根本冇辦法生活。」余要求社署盡快向龍仔發放租津,及協助給予鄺太酌情權留港照顧兒子。
社署發言人昨回應時表示,已有社工跟進龍仔的個案,若小孩子有即時需要,社工會立即協助,至於租金津貼方面,則有待職員進一步了解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