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國情咨文展「第三任期」

布殊國情咨文展「第三任期」

面對伊拉克戰場的爛攤子和「特工門」的醜聞困擾,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聲望大跌。他將於美東時間周二、香港時間明晨,發表國情咨文,除了勾勒出未來一年的施政藍圖,還希望減少美國人的不滿,重新爭取公眾支持。華盛頓傳媒形容這天是他「第三屆任期」的開始。

56%國人不滿其施政

民調顯示五成六人不滿喬治布殊的工作,他要重拾選民支持,今天發表國情咨文是他在餘下任期內最好的時機。他前天(周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暗示會繼續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但整體態度將較為軟化。
在伊朗核危機問題上,他堅決表示「自由世界不能容許伊朗擁有核武」,如果一切外交壓力都徒然,更不排除會向伊朗動武:「我們會考慮所有選擇,包括軍事行動」。
對於哈馬斯贏得巴勒斯坦議會選舉,他說:「哈馬斯首先要放棄武裝,第二,他們要放棄摧毀以色列的立場,如果他們不這樣做,我們不會跟他們打交道。」
他又暗示能源問題是國情咨文的重點之一,提出美國減少依賴外國石油的方法,因為太依賴外國石油,會危及國家經濟和安全,最好是透過新科技、改善駕駛習慣和另類燃料達至能源自主。
喬治布殊說:「美國現在有四百六十萬輛汽車是彈性燃料汽車,可用一般燃油或由玉米提煉而成的燃料。我希望科學家不但在玉米提煉的燃料技術上取得進展,還發展其他另類燃料,例如由廢料提煉的燃料。」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