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吃偷糞的魚 - 鄧達智

寧吃偷糞的魚 - 鄧達智

讀梁家權的新書《沒有粉絲的碗仔翅》,十分盞鬼,以嘻笑怒罵幽默筆觸寫食,立於一本正經各位食神中間,很另類。
無獨有偶,第一篇翻開的文章叫「寧吃偷糞的魚」,讓我想起與今天同一天的年初二往事。那是三十多年前大家仍然十分熱衷過農曆新年的歲月,那時年農田已漸漸淡出,然而一片青葱仍在,魚塘正值黃金時代,不少農田反過來用作飼養淡水魚。冬天來臨之前,大小魚塘在撒網捕過最後一輪魚穫便開始抽水,將魚塘抽乾,那也是十分過癮的事情,淺水灘現處總有漏網之魚,塘主大方讓村人下塘捉魚,場面偉大,大人小孩一百幾十個,插腳進入濕糯的塘泥與泥水混合處伸手摸魚。魚穫是肯定的,只分大魚小魚,大人小人弄得一身是泥,開心得嘻嘻哈哈,目標以玩為主,魚倒是次要,撞彩數的。然而徒手捉得幾斤重的鯉魚或鯇魚誰又不會呵呵大笑?

那年年初二,身上仍被大人迫着穿上指定的新做西裝,趁大人事忙,溜出去與隔鄰小友走到大概今天天水圍西鐵站,靠近聚星樓的魚塘區閒散盲聊,突然發現早已乾塘的魚塘經過幾場春雨,竟然有十幾尾過兩斤重的大魚在滾動,那心急了樂了,匆匆脫下老爸買的來路Clarks皮鞋,捲高西裝褲管,笑着衝落魚塘摸魚。魚肯定是捉到的,但那身西裝也泥糊了,回家的後果不容細明,反正年初二是開年,皮肉開開聊個應景便是。
除了摸魚,魚塘另一快樂事當然如梁家權筆下的茅廁下搶吃糞便的魚的給予。
上墇圍一旁的魚塘有一棵百年老鳳凰木,是我們爬樹跳水的好去處,一旁有茅廁,在游水與游水之間我們進內大小方便。風涼水冷的日子,蹲在木板之上,看着自己滾熱的糞便咚的一聲滑落水中,一眾魚族群起而搶,以塘蚤最活躍,是以多年來,在下就是不吃塘蚤,以對童年舊屎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