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在昨天年初一跟市民拜年的時候,恭祝市民心想事成。他的祝願是否有其他意思、是否跟將要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有關,當然誰也不知道,但從總的經濟形勢來看、從政府的財政情況來看,唐司長至少有能力、有空間滿足市民的減稅願望。
從宏觀經濟的情況來看,對香港經濟影響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系──美國及中國在狗年的前景都相當穩定、都看不到有急速下滑的危機,這對香港經濟肯定是有積極影響的。以美國為例,聯儲局多次加息後美國經濟依然保持穩定增長的勢頭,看不到有顯著放慢的迹象,甚至一直被視為有潛在風險的房地產市場也只是出現輕微調整,並沒有像有些經濟學者預言那樣硬着陸。踏入狗年後加息周期即將結束、利率對美國經濟將不會再有大衝擊,美國將可維持穩定的增長步伐,這對香港的出口肯定有好處。
至於中國經濟依然處於高增長的軌迹中,去年增長率接近百分之十,預計今年增長依然在百分之九以上;這股增長的動力將驅使更多資金、更多旅客從中國流向其他地方,包括香港。當中國及美國經濟都保持穩定以致強勁的增長時,香港經濟是不會差到甚麼地方去的。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更是大有改善。根據政府剛公布的資料,截至去年十二月為止政府的財政出現九十億元左右的赤字。但是誰都知道,政府的主要稅收包括薪俸稅及利得稅等大部份都是在一月份或以後收取的。換言之,政府在主要收入還未入帳的情況下財政收支已趨近平衡,當主要稅收入帳後,政府更可以輕易轉虧為盈,甚至出現較大額的盈餘。事實上,大部份經濟學者、會計師組織、稅務學會等都預期特區政府可以提早在今年滅赤,擺脫所謂結構性財赤的問題。既然政府財政不再緊絀;既然政府已不再出現入不敷支的問題,財政司司長當然大有空間可以減稅。
此外,特區政府在○二、○三年度加了稅、更何況特區政府為了控制財赤曾擴闊了稅階令市民的稅務負擔大大增加;現在政府的財政狀況已隨着經濟好轉而有根本的改善、現在政府的整體收入已比所需要應付的支出為多;特區政府實在沒有必要再在市民身上抽取過多的稅收、實在沒有必要再讓市民承擔過重的稅項。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還有甚麼理由不把稅率及稅階恢復到○二、○三年前的水平呢?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還有甚麼理由不回應市民的減稅期望呢?
更重要的是,減稅對市民消費、對整體經濟是有刺激作用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內地個人遊對香港經濟的刺激作用已有所消減,本地消費反而成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若果唐司長能在二月二十二日的財政預算中宣布減稅,把更多錢留在市民的口袋中,那市民的消費意欲將可進一步加強、那市民的消費金額將可進一步提升,最終令本地消費市道、令整體經濟繼續暢旺。像減稅這個對市民、對經濟、對政府都有利的願望,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有理由不順從、不協助港人達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