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鹹甜糕點,希望「步步高陞」。糕點各有特色,而且原始、芳香。有人買一大「底」來作賀年手信,有人喜歡精緻小禮品,不會膩,恰到好處,吃盡只七分,尚有一點未滿足,才可以心思思懷念,才有下回。
必到百年老字號,上環的「陳意齋」買年貨:茶泡、芋蝦、杏仁餅、牛肉乾、檸汁薑、蝦子扎蹄、蝦子麵(小巧玲瓏好可愛)、福州欖、盲公餅……我最愛的,還是矜貴、清香、純樸、養顏的燕窩糕。小時生病母親買來相哄的零食,盒上明明印的是「雪姑七友」,小鳥停在她手背上唱歌,新裝是橙紅漸變底色,加上燕子圖案。雖然包裝全無古意,但那種淡、甘、香、甜、又軟又韌QQ的燕孫,口感味道百年不變。
北京有朋友看過我一個鬼故事《鑰匙》(收在《吃眼睛的女人》),覺得不寒而慄,但她卻迷上了燕窩糕,每次來港都買一些。這回卻有點遺憾,去晚了,只賣剩少許。店員還叮囑:「不宜冷藏,趁新鮮吃,不能超過三日,否則就變壞了。」
再矜貴,還是有時限的,得及時珍惜享用的。途中已拆封幹掉了,談什麼手信?怎敵得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