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期茄汁豆、金菇、煙青口……超市被踢爆出售過期食品已踏入第四天,但有超市依然屢勸不改,過期食品無日無之,視向消費者作出的承諾於無形,有學者及議員認為政府要就事件負上責任,應加強立法及監管。 記者:黃嘉寶
本報記者昨日再度巡查本港多個大型超級市場,於荃灣愉景新城的惠康超級廣場發現多款過期罐頭食品,包括過期二十九天的Amaranth金菇、HEINZ茄汁焗豆及JOHNWEST煙青口;又發現過期三個多月的OREGON糖水士多啤梨,其中HEINZ茄汁焗豆除了過期外,罐身已嚴重生銹及鋪滿塵埃。記者又發現,貨架上混雜過期及非過期食品,容易令市民墮入過期食品陷阱。
變黑香蕉售3.5元
另外,記者又巡查西環的一間百佳超級市場及惠康超級市場,雖然沒有發現過期罐頭,但見有百佳員工不斷以電子儀器檢查架上貨品,惠康超市則發現出售多包昨日到期的「生貨」,包括牛扒、湯包、排骨等,這類貨品全部均以特價八元出售,同時亦以三元五角出售已熟至變黑的香蕉等。惠康發言人至深夜仍未就新發現過期食品作回應。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何國良接受訪問時指出,大型超市集團堅持其對「此日期前最佳」觀點,即使一再強調加強管理食品,但實則上並不認為是任何大問題,「佢哋有自己嘅理解,好似過咗此日期前最佳,佢哋都唔覺係大問題,出嚟可以撐食品冇問題,唔需要驚你!」
他說,政府在事件上亦需負上最大的責任,「政府唔覺得係大件事,唔會懲罰佢哋,即使不斷搵出過期食品都唔理。」他直指政府維護大型超市利益遠多於市民利益,認為大型超市集團在沒有社會及政府壓力下,「自覺事態冇咁嚴重。」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亦直斥大型超市集團「無恥、無良」,尤其欺負貧困地區人士,「啲大財團成日將啲過期食品擺去貧窮、文化知識比較低嘅區,以平價出售。」
應交超市黑名單
他強烈要求政府盡快立法,「佢哋(超市集團)唔驚,政府要嚴厲檢控同加強執法」,食環署亦應加強檢控及交出售賣過期食品超市黑名單,「佢哋屢犯錯誤,但喺報章上又做各式各樣嘅廣告,吸引市民,補番條數!」
何國良強調,政府應盡快釐定「此日期最佳」及「此日期前食用」,免得存在灰色地帶,讓大型超市作為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