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上頭炷香 狗年順境

爭上頭炷香 狗年順境

【本報訊】春雨早來,遍灑鬧哄哄的都市,沾濕了家家戶戶的紅桃,滋潤了老老幼幼的心窩。新春大吉,人人喜在心頭,經歷過去數年的不景氣,港人都把過去一年的不如意事拋諸腦後。送雞迎狗,獻上心香一瓣,寺廟裏繚繞的煙香,滲滿一位又一位善信對新年伊始的祝願,一個又一個香港人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記者:蔡元貴、蔡建豪、陸羽平

上過頭炷香,順境又吉祥。善男信女手持巨香,於年廿九晚拜會有求必應的黃大仙。春雨綿綿,無減善信誠心誠意,昨日下午已陸續有市民抵達黃大仙祠,撐着傘等候上新年第一炷香。大仙祠於晚上九時才開放,二、三百人一早前來等候,相當誠心。

霸好位待吉時上香

讀中五的陳同學排得最前,下午三時便與同學一起到來排隊。他說一向成績欠佳,今年首次來上頭炷香,心願是會考取得好成績,並順道祈求世界和平。爭上頭炷香的多屬上了年紀的善信,年逾八旬的黎氏夫婦表示,其實今年沒有甚麼好求,不過上了二十多年頭炷香,今年也就繼續傳統,並為子孫祈福。
部分市民未到上香吉時已離去,但大批善信在十時許已佔據有利位置,站在距離香爐的鐵欄前,準備踏正子時,才奉上第一炷香。
踏入晚上十一時(子時),廟祝敲響大鐘,各人有如脫韁野馬,紛紛撲向香爐。一時間廟內煙霧瀰漫,人群非常擠擁。香爐很快便插滿香燭,工作人員未等香燭燒完就拿走香燭,騰出空位給下一批善信。站在後頭的市民,也不等待前邊的善信離開,從後一手就把香插進來。上香人潮一浪接一浪,警方須實施潮水式管制,每批數十人,秩序尚算良好。

車公廟還神求無憂

俗諺說「有心唔怕遲,十月都係拜年時。」當善信爭先恐後準備攻入黃大仙祠上頭炷香的時候,有人在大除夕到沙田車公廟還神祈福。家務助理梁小姐昨向車公上香,祈求來年事事順境,天天無憂,她語重心長的說:「香港𠵱家表面繁華,其實內裏官商勾結,好多人內心好苦。希望今年經濟真正振興,我唔使迫住要做家務助理,香港人生活得開心啲。」
挨年近晚,兩名教師連環自殺震驚教育界,不少市民都希望香港教育制度別再朝令夕改。為人父母者,都想教育制度改善,造福下一代。任職公務員的李先生則盼望今年加薪,也有人說,能保住飯碗已心滿意足,不奢望有人工加了。

不幸一群迎新開始

幸福並非必然,例如因意外癱瘓、一度希望安樂死的阿斌,他的新年願望很平凡。他接受商業電台節目《無底深談》訪問時說,最懷念是中二那年,第一次跟同學行花市,他記得那一年很寒冷,玩至凌晨四時才回家,「如果今年有個願望,我希望以後可以有機會去行吓花市。」
去年被斬傷手的男童岑浩賢,和父親仍然留院的彤彤,狗年就是一個新開始。賢仔說,希望大家狗年身體健康、新年快樂,自己的願望就是讀書好一點及身體健康,「唔好再畀隻手受傷。」
彤彤任警員的父親朱振國去年中遭賊人割頸襲擊,一直留院至今。彤彤的新年願望,就是希望爸爸出院,更可以在農曆新年假期,帶她去迪士尼及海洋公園玩。
老人家的新年願望又與兒童不一樣,上月不幸被劫的前市政局議員林澤飄就與家人留港團聚,但沒有特別的新年願望。
飄叔說,前晚女兒及女婿探望他,送上蘿蔔糕、一些新十元紙幣及利是封,好讓他過年可以派派利是給後輩。

女士持香誠心默禱,祈求新一年更美好。 成啟聰攝

狗年我最想……
《考到好學校》
「我希望可以考到好學校!」
--潼潼(左二)
(幼稚園高班)

《社會消戾氣》
「祝大家身體健康,社會戾氣消退,大家升職加薪。」
--郭氏三口
(社工家庭)

《教育有改善》
「身體健康,希望香港經濟好啲,教育都要改善下。」
--林氏三口
(公務員家庭)

《開心唔使做》
「特登帶埋隻狗出嚟,希望狗年開心啲,唔使做。」
--黃先生
(售貨員)

《願經濟順利》
「希望下年經濟順利,香港表面好繁榮,好多人內心好苦!」
--梁小姐
(家務助理)

《再無禽流感》
「身體健康。香港無咁多傳染病,尤其係無禽流感。」
--沈小姐
(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