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處與理大研究新科技<br>無線確認容貌辨識 過關更快捷

入境處與理大研究新科技
無線確認容貌辨識 過關更快捷

【本報訊】為應付中港跨境私家車數量增加,本港入境處現正研究使用無線確認器及容貌辨識系統,屆時市民可安在車內便可辦理出入境手續,加快處理汽車出入境流程及時間,預計最快可於今年上半年完成研究。 記者:謝明明

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黃威文昨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指出,目前中港貨車司機已可使用俗稱「e-道」的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他們只需伸手出車外在儀器上核對指模,便可完成出入境手續。若司機授權處方將其個人照片存入出入境系統內,一個容貌辨識系統的鏡頭對着司機,核對容貌後便可過關,「個系統只係需要核對一吓佢哋嘅樣就得。」

各口岸增設百條e-道

該處亦正與理工大學研究使用無線確認器,讓擁有中港車牌的私家車過關時,司機及乘客只須在車內將智能身份證插入無線確認器,並核對指模,便可完成出入境手續。黃威文說:「我哋亦會研究仿效目前中港貨車司機咁以相片辨識身份過關,但需要諮詢法律意見。」他相信屆時可加快處理汽車出入境的流程及時間,預計最快可於今年上半年完成有關研究。
此外,黃威文指出,根據該處資料顯示,利用e-道過關的旅客平均只需九秒,而採用傳統出入境櫃位的旅客平均需十四秒,所以該處於今年上半年在各口岸再增設約一百條e-道,希望在今年內將e-道數目增至佔所有出入境櫃位的三分之一,既可加快口岸旅客過關時間及人流,又可騰出人手處理其他出入境工作事宜。
該處並會逐步將e-道擴至供非永久居民使用,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以及經常來港的旅客等。
提及人手短缺問題,他說即使來年可增聘人手,但都只可用來填補自然流失的空缺,面對口岸及人流增加,處方要利用新科技應付。

入境處助理處長黃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