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姐是歐洲某航空公司的乘務員,早幾年為了從國營空姐變身,可是費了牛勁。如今得償所願的她,工資翻了三倍,按說應該是每天過得眉開眼笑,但這個春運,她卻愁眉不展,原因是,一連幾十個國際航班,主要的乘客,都是來自浙江南部的「農民工」。這幾天,浦東國際機場的大廳內,到處可見懷抱小孩、腳蹬高跟鞋、肩挎LV、濃妝豔抹的村姑招搖過市,着實把機場當成了村裏的打穀場。
風風光光從歐回國
民工進入歐羅巴,是十多年前的事情。當時,那些頭腦活絡的溫州農民,或以生意為名,或到第三國定居,獲取護照後再進入歐元區,或偷渡出境,反正是蝦有蝦路,蟹有蟹路,等到他們生根開花,恰好是眼下時節。浙江人有老鄉抱團的光榮傳統,所以,當這批先驅在歐洲站穩腳跟後,就急着把老婆孩子、大姨大娘、鄰居街坊一個個帶到海外,現在光是意大利,據說就有三十萬人的規模,害得那些國家如臨大敵,天天都在議論中國。
中國人來了,丈夫們會抱怨他們搶走不少就業機會,太太們卻會讚揚他們帶來了許多廉價物品,商人們則恐懼他們仿製成風,外國的老師們納悶,為甚麼這些中國來的孩子那麼邋遢不合群,而他們的家長卻聽之任之,甚至把子女早早打發到工廠裏做工;外國的學者更想不明白為甚麼我們的國家不學學美國,只把別國的人才留下,如此等等,有關中國的討論因為有了國際民工就此有了新的進展。
喧嘩失禮國人汗顏
民工大鬧歐洲,甚至還驚動了梵蒂岡的老爺們,他們一反用多國語言宣布教堂紀律的慣例,其中一條,永遠只用中文,那就是──「請不要大聲喧嘩!」
禮儀之邦那要命的禮儀,已經讓中國政府感到了問題的嚴重,上海市最近就出台了一個《百萬市民學禮儀》的大規模行動,也希望其他地方的政府,能在向公民發放護照前,強制傳授諸如此類的知識,至少,要教會大家正確使用抽水馬桶。
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