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鵲鴝染H5病毒專家恐爆發

又一鵲鴝染H5病毒專家恐爆發

【本報訊】香港常見野鳥鵲鴝(俗稱豬屎喳)再逢不測,漁農自然護理署前日在沙頭角上禾坑村一間村屋撿獲一隻鵲鴝屍體,快速測試顯示染有H5禽流感病毒。漁護署懷疑鵲鴝是從附近候鳥感染病毒,香港觀鳥會則呼籲當局進行跨境調查;微生物學家認為該鳥感染高致病性H5N1病毒機會極高,本港爆發的風險進一步提升。

疑跨境繁殖時感染

這是半個月內,第二隻鵲鴝感染禽流感致死,上一隻是本月十日發現於大埔錦山村。漁護署副署長劉善鵬說,當局會進一步確定。該署正巡查發現該鵲鴝五公里範圍以內的十多個家禽農場,暫時並無雞隻異常死亡或感染禽流感症狀。
兩個案地點同為新界東北區,H5N1關注組成員、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沙頭角是不少候鳥棲息地,尤其是鹿頸一帶,擔心上次撿獲的鵲鴝同樣在沙頭角感染,又指事件反映外來病源入侵香港,在野鳥群中擴散。劉善鵬也說,該村附近有泥灘,有候鳥及水禽棲息,不排除鵲鴝是從候鳥身上交叉感染病毒。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認為,兩案均為同一鳥類,有可能是在同一族群中互相感染,是H5N1的機會很大,又指本港的爆發風險增加。
香港觀鳥會主席張浩輝說,目前最擔心是當局仍然未查出散毒源頭,「會唔會已經有更大規模的爆發,而我哋唔知道?沙頭角咁近邊境,香港政府點樣監控?」雖然鵲鴝屬留鳥,但不代表牠們不會跨境飛行,為免近親繁殖,可飛行數十里,故張浩輝認為散毒源頭未必在香港。鵲鴝是香港十大常見野鳥之一,全港多逾二千隻。
發現死鵲鴝的是在沙田區工作的英文及美術教師李文業,事發在前日下午三時半,地點是一間由豬欄改建為陶瓷工場的小屋。五十歲的李文業與兩歲的兒子進入小屋時,看見一隻死鳥伏屍在小屋中央,近看時赫然發現與近日經常曝光的鵲鴝極相似,即報警求助。

屋主七口未見病徵

食環署派三人到場,穿保護袍撿走雀屍,又在小屋內以漂白水消毒。在衞生署職員叮囑下,李氏七口至今仍未敢進入小屋,長期把門關上。李文業說,其屋被樹群包圍,很擔心禽流感散播,惟有每天清洗外牆和門前地台,去除鳥糞。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已聯絡六名有關的漁護署職員,及屋主七名家庭成員,並進行醫學監察,他們現時均沒有病徵。

鵲鴝俗稱「豬屎喳」,半個月前曾揭發一頭鵲鴝帶有H5N1禽流感病毒。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