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能再讓以巴雙方各走極端 - 盧峯

蘋論:不能再讓以巴雙方各走極端 - 盧峯

經常發動恐怖襲擊的激進組織哈馬斯居然在巴勒斯坦的選舉中贏得大多數議席,有權籌組新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着實令國際社會大吃一驚,無所適從;而國際傳媒更紛紛以頭條新聞及顯著篇幅報道有關消息,例如《經濟學人》雜誌就以「哈馬斯入局」(EnterHamas)作為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並指出哈馬斯一旦控制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便可能令本已氣若游絲的以巴和平進程完全崩潰。
從表面上看,巴勒斯坦人民寧願支持被視為恐怖組織的哈馬斯而捨棄積極爭取和談的法塔赫派着實教其他人大惑不解;但只要回想一下過去五年來以巴和談毫無寸進、巴勒斯坦立國依然遙遙無期就不難明白巴勒斯坦人實在對和談已失去信心、已失去耐性,再加上法塔赫派本身貪污腐敗,巴勒斯坦人便情願把票投給哈馬斯、情願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前途交予強硬激進的哈馬斯組織,以顯示他們對現狀的不滿及怨憤。
其實這種捨務實溫和、選激進強硬的投票取向在以色列也曾經出現過。二○○一年初,以色列總理巴拉克(EhudBarak)由於花了大量時間也無法跟巴勒斯坦方面達成進一步和平協議,由於沒法保障以色列免受恐怖襲擊,結果以色列選民感到不耐煩,便把這位大力推動以巴和平進程的總理推倒,讓鷹派的沙龍、讓主張不對巴勒斯坦妥協的沙龍上台執政。當時以色列選民的選擇不是跟今天巴勒斯坦人的選擇很相似嗎?
這種各走極端、這種棄溫和取激進的態度對以巴和平、對中東和平當然沒有甚麼好處,然而短期內哈馬斯即使真的負責組成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不會對以巴關係、對中東局勢有甚麼重要影響。首先應該看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只是一個權力有限、版圖分散的政府,它實際管治的範圍固然少得可憐,自治政府管轄範圍內的經濟及社會狀況更是問題多多;換言之,哈馬斯上台「執政」根本沒有令他們的實力壯大,也沒有增加他們發動恐怖襲擊的本錢。

另一方面,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管轄的地區四方八面都被以色列的保安哨站、以色列的軍隊包圍着,甚至水源也大都掌握在以色列手裏,以色列政府若決心對巴人政府採取軍事行動,不管是哈馬斯或法塔赫組成的政府都沒有能力抵禦。這樣下來,哈馬斯即使想有甚麼大動作也無法實現、也不可能對以巴形勢造成重大影響。
不過,以巴人民各走極端、各自找尋強硬代言人的趨勢是絕不健康、是會為中東地區撒下更多不穩定種子的。因此,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有需要更積極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有需要更努力協助恢復以巴及中東和談,以挽回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民對和談的信心、以挽回以巴兩國人民對政治解決紛爭的信心;只有當兩國人民對和談前景有信心,他們才不會各走極端、他們才會透過選票的力量驅使雙方的領袖重回務實溫和的路線。巴勒斯坦立國問題實在拖的太久了、巴勒斯坦人受的苦難及壓迫已經太多了、以色列人活在惶恐及威脅中已經太久了,若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繼續任由以巴雙方各走極端、不斷朝強硬方向走下去,以巴衝突固然將愈演愈烈,中東地區以至全世界也將難有安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