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對在中環上班的人感到迷惑,來去匆匆。時見少女一手牛角包一手咖啡,邊吃邊跑趕到公司,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的一切,似乎都圍繞着這一區旋轉,從各間國際銀行,到菲傭的內衣,全在這裏做買賣。
地皮租金愈來愈貴,娛樂場所相對性賺得不多,所以只剩下零零丁丁的一間戲院。要喝酒作樂則大把,蘭桂坊的夜市已成為旅遊景點。
代表性的餐廳,是「陸羽茶室」,從前的永樂街老店也算在中環,搬到史丹利街,也已有三十多年了吧,茶永遠靚,點心還是那麼有水準,要是你付賬時不肉痛的話。
節省一點,多走幾步,到「蓮香樓」去,那裏的普洱鐵觀音,也像「陸羽」一樣用茶盅上桌,做的地道點心,可以媲美。
「鏞記」的燒鵝已街知巷聞,數十年前被外國雜誌選為世界十大餐廳之一,絕不誇張。那碟皮蛋永食不厭,外國食家,非到此朝拜不可。
再走上去,就可以找到雲吞麵家「麥奀記」,這是代表香港的小食,香港人不管是在異國或剛剛回來,都想吃一碗。
「九記」的牛腩,上百斤的肉熬出來的湯底,軟熟又香噴的坑腩,去哪裏找?溫哥華也有一家同名的,店主說比香港便宜又好吃,我問他既然如此,為甚麼要用人家的名字?
中飯在中環的花樣最多,每一家食肆都擠滿客人,到了晚上,就冷清了,來這裏開店,只爭取那麼短短的數小時,也是別處所無。
有幸辦公室由別處搬到中環來,但不肯留在裏面,總是偷空往外跑,這一區的每一家小店都吸引着我,一間間仔細觀看,發覺法國大師的畫,也可以在畫廊買到了。朋友好像都在這裏出現,遇到左丁山時,一定抓着他介紹,誰是賓架,誰是公關。
中環人,覺得比其他地區的美麗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