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士 - 鍾偉民

人 士 - 鍾偉民

言語得體,減少對人的歧視,是好的;可惜,太多「次文盲」(文盲中的次貨),「創造」了太多半文不文、似文非文的稱謂。
次文盲最愛用、最濫用的一個百搭詞,是「人士」。
老人,本來不帶貶義,人活久了,就會老;老了,就是老人。我也希望有一天,能成為老人;最好活到八十二,還可以入花叢,媾女生,成為淫賤老人。次文盲,覺得老人不雅,尊為耆英,像件古物,又像一頭有鰭的鷹,彆扭死了。耆英嫌雅?就來個「中性」的,不帶「道德價值判斷」的「高齡人士」。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要是還活着,恐怕還得順應濁流,換成「十全高齡人士」!

監犯,囚徒,一般因為做了錯事,或者壞事,身陷囹圄,還值不值得尊重,真是見仁見智;次文盲事不關己,厚此薄彼,又來個「在囚人士」、「服刑人士」。好了,「在囚人士」刑滿獲釋,叫釋囚,道出了事實,本無不妥,卻變了「自新人士」。「自新人士」遇上次文盲,情緒過度激動,馬上化為癲佬,也就是「思覺失調人士」。
其實,以「人士」取代正常的人話,次文盲,做得不夠徹底。我是「有閒人士」兼「無聊人士」,還是「業餘即興摧殘中文人士」,擬了一批「無貶義中性詞」,歡迎借用。光頭佬,是「頭殼毛髮量偏少人士」;光頭和尚,是「頭殼毛髮量偏少篤信佛教穿制服人士」。強姦犯,是「睾酮分泌失常導致亂舉和妄進人士」。乞兒,是「以激發同情心謀利人士」。賭徒,是「意圖以金錢換取更多金錢人士」;賭徒變了露宿者,那就是「以天地為家人士」。小流氓,是「邊緣人士」;靠黃賭毒發財的大流氓,大部分,已稱為「成功人士」。開會,只知道嚼口香糖的男教育官,說到底,只是「積極宣揚厚臉皮需要持久運動人士」;女教育官「嘴角失調」,驚問:「教師,怎麼才死了兩個?」意思是:怎麼不死一千個,一萬個?你罵她冷血,要她下台,回答,照例就這一句:「我會以平常心面對指責。」這時候,她就是「曲解平常心人士」和「利用平常心人士」,坊間有標準稱謂,大家都知道,那叫: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