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今期的焦點大多放在崛起甚速的兩大新興國家──中國和印度,前者已晉身世界第4大GDP國家,僅次美日德而已,後者則成為全球不少大企業的後勤服務及軟件製造基地,兩者都是超過10億人口的「人竇」,然則各自分工──中國造貨、印度「造」人(會說多國標準語言,當然尤以英語為主,然發音難辨是印度人或當地人的離岸服務員),卻為世界通脹無法肆虐帶來重大貢獻,間接幫助了企業盈利和刺激股市,不成為主角,講啥?
然而無論人口多寡,GDP增長多勁,對中印來說固然重要,可是在歐美日等大經濟體系的眼中,是否值得一哂,相信一眾領導者及有識之士心中有數,反而中印兩者殊途而同歸──廉價勞工及土地──對全世界的影響,才是值得討論的問題,何況數以億計的中印人民都如貔貅般有入無出(儲蓄率奇高),這個世界單靠一個大吸盤(美國),一旦利率上升的後遺症浮現,導致大吸盤胃納見悶,中印以及亞洲多國面臨的衝擊有多大,實在無從估計,還記得本欄提過的「板塊移動、海嘯淹至」之說嗎?
金融體系異常脆弱
世界經濟論壇之與會者大都是金融界響噹噹或具影響力的人馬,無獨有偶,大摩首席經濟師羅奇(StephenRoach)和中國銀行行長助理朱文,除道出上述不平衡現象的憂慮外,還異口同聲暗示即將接任格老出掌聯儲局的伯南克會否經得起考驗。正如朱文所說,目前全球金融體系正處異常脆弱狀態,如果有何風浪,伯南克有此能耐應付否?叻如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wrenceSummers)也要黯然離開「戰場」,同樣是書生型的伯南克又是否頂得住?畢竟揸筆和揸刀大有分別者也!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