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當局就一家著名科網公司涉嫌刑事罪行進行調查,觸發投資者恐慌性拋售,令日本股市在1月份大幅波動。然而,日本股市的長線前景依然良好,因為大部份領先指標均顯示日本經濟復甦根基穩固。日本東京東證指數去年錄得驚人的回報,以日圓計算升幅達40.3%,是自1986年以來的最大升幅,表現遠遠拋離倫敦、巴黎、法蘭克福和紐約等地的股市。
2005年頭6個月,日本股市表現仍乏善可陳,大部份升幅均集中在下半年出現,主要因為外國和本地散戶對經濟和企業盈利的信心日漸加強。
截至去年底,外國環球基金平均持有的日本資產比率為21.4%,而2004年底則為19%,而散戶的入市意欲亦明顯加強。這些小投資者並非那些因為過去熊市的不愉快記憶而對股市卻步、一直站在場外觀望的傳統散戶,這些新進投資者往往會避免沾手重磅股,反而傾向追捧一些具高增長潛力的新公司。仿效美式交易商進行「即日鮮」買賣,亦逐漸成為東京證交所的新特色。
成為近日醜聞主角的科網公司活力門(Livedoor),更是這批新進投資者的心頭好。
活力門由沒有完成大學教育和個性鮮明的堀江貴文一手創立,並透過連串的收購活動,迅速發展成為一家龐大的集團。在爆出醜聞之前,其市值約為7300億日圓(63億美元)。
根據報道,檢控人員於之前一晚突擊搜查活力門的辦公室,以調查該公司涉嫌虛報數字誤導投資者的投訴。調查行動曝光當日,活力門的股價急挫14.4%而跌停板。
估值未及盛時一半
由於補倉沽盤和散戶恐慌性拋售,前所未見的買賣宗數令東京證交所的電腦系統不勝負荷,被迫於翌日提前收市。當天日經225指數下瀉464.77點,約為3%左右。儘管股市大跌,但很多傳統股如佳能就未有受到影響。事實上,該影印機公司在周內更跑贏大市指數。
由於活力門的調查細節將進一步曝光,未來數周日股走勢難料,但不少因素顯示,未來6個月日股將不會跌至低於醜聞翌日的水平。
沽售潮出現前,與全球其他主要股市比較,日本股市估值並不特別昂貴,尤其是不少上市公司均具有可觀的高增長潛力。日股在1月的第2周見頂,市盈率約21倍,較東京市在80年代末的全盛期時仍低出一半。
活力門傳出醜聞之時,適逢不少市場人士已對大市感到不安。金融集團三井住友(SumitomoMitsui)剛剛宣布,擬出售總值5760億日圓(50億美元)的股份,以償還債務。消息令市場擔心其他公司或會效法,屆時股市將會湧現大量善價而沽的股份。
企業重組漸見成效
經過多年來的架構重組及成本減省,日本企業正處於歷來最穩健的狀態。從事國際業務的公司繼續賺取可觀利潤,而房屋建造商和百貨連鎖店等純粹以本土經濟為主的本地公司,也明顯地錄得實質的銷售增長,反映消費需求已重納上升軌。以日本第二大百貨公司高島屋(Takashimaya)為例,該公司去年位於東京中部的旗艦店,在新年期間的銷售總額便較前年增加了15%。
此外,多項經濟指標包括消費者信心以至新房動工及按揭申請等,均預示日本經濟正處於增長期。而最重要的是,12月份扣除新鮮食品後的核心通脹增長0.1%,市場預計有關數字將繼續上升。自從1998年8月出首度錄得零通脹以來,除了2003年10月的通脹數據曾引起市場短暫關注外,日本經濟體系在過去7年,從來沒有出現過通脹問題。
據估計,日本投資者有約20萬億日圓(1700億美元)的儲蓄存放在銀行儲蓄戶口收取零利率回報。在通縮期,這種微不足道的回報對存戶無關重要,但一旦通脹上升而蠶食本金時,存戶或會選擇增加消費,令本土公司因而受惠,又或者考慮投資於股市。
閒資充斥利好後市
出現活力門醜聞後,部份小投資者或受一些低價股吸引而再踏足股市,但不少人仍然會對大市短期走向存有戒心。然而,擁有大量資金的存戶的潛在投資潛力,應可為股值帶來支持,同時在未來數月繼續為大市提供上升動力。
AndrewGibbs基金經理(日本)
恆昇基金投資
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準則。此乃基金經理之個人意見,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