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國將要變成鴉雀無聲的社會! - 盧峯

蘋論:中國將要變成鴉雀無聲的社會! - 盧峯

毫無疑問,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矚目的;毫無疑問,中國的物質建設在過去二十年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毫無疑問,中國社會在過去二十年比以往有了明顯的轉變。然而經濟上的進步、物質的豐裕、社會的轉變還不足以改變那些一意要控制資訊的當權者、還不足以改變那些一心要控制思想的當權者、還不足以推動中國走向一個開放的社會。更不幸的是,中國當權者控制資訊、控制傳媒、控制互聯網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強,甚至連黨內傳媒、連「自己人」的批評聲音也愈來愈容不下。
可不是麼!繼微軟、雅虎後,互聯網的龍頭Google為了進軍中國市場也接受了中國政府的規定,同意進行自我審查,把一些被中國政府視為敏感的資訊如六四大屠殺、法輪功、中國妓女、打倒共產黨等過濾,令中國網民難以從Google網上找到有關資料。可以預見,中國政府的敏感資料名單將會愈來愈長,對互聯網及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規限將會愈來愈多;這不是在妨礙中國走向現代的開放社會嗎?
另一方面,中國當權者對內地一些較敢言媒體、較敢言報刊、較敢言記者的封殺也愈來愈厲害。《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也先後被整頓,負責人已先後被撤換,最新的受害者是《中國青年報》屬下的《冰點》周刊。這份曾在上月刊登長篇文章悼念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周刊前兩天剛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勒令停刊整頓,中宣部更下令各地傳媒不許刊登有關《冰點》停刊的消息及評論。
根據《冰點》主編李大同先生對海外傳媒發表的公開信,中宣部過去一年來已不斷無理批評該刊的報道,例如去年六月《冰點》客觀地報道了國民黨將士在「平型關大捷」的貢獻後,中宣部高層就批評該刊是「美化國民黨,貶低共產黨」;而在十二月當《冰點》刊登前中共政治局常委胡啟立悼念胡耀邦的長篇文章後,中宣部對《中國青年報》及《冰點》施加的壓力變本加厲,最終在前幾天正式下命令把《冰點》停刊。

也許中國政府、中共認為把敢言的傳媒好好教訓後,其他傳媒就會乖乖聽命,社會上就不會有批評當權者的聲音,所謂安定團結的局面就能維持。
然而這樣的想法不僅錯,而且錯得厲害,因為隨着中國經濟開放、隨着中國社會愈來愈多元化、隨着社會出現愈來愈多不同的利益,社會更需要傳媒反映不同的聲音,社會更需要傳媒提出不同意見及批評,以讓人民宣洩不滿情緒、以讓當權者及早發現問題及錯誤;若果中國政府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穩定而要求輿論一致、而要封殺不同聲音及意見;那人民的怨憤將無處宣洩及不斷升溫,那政策的失誤將無法及時糾正而不斷惡化,結果只會衍生更多、更嚴重的矛盾及動盪。
更何況中共行的是一黨專政,所有傳媒都已控制在它手上,社會上根本沒有獨立團體或傳媒可以監督中共施政、可以監督官員的失誤;若果中共當局連內部的監督及批評也容不下、連黨內傳媒的有限度批評也不願接受,甚至加以封殺,那中共內部只會愈來愈腐敗,官員貪瀆失職的情況只有愈來愈嚴重,中國將會變成一個鴉雀無聲的社會;這對中國發展、對中國人民長遠福祉實在是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