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簽名運動求救<br>兩岸學者挺《冰點》抗爭

網上簽名運動求救
兩岸學者挺《冰點》抗爭

內地一向敢於向當局挑戰的《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在周二被中宣部勒令停刊後,在海內外引起很大迴響。《冰點》的編輯部員工計劃採取進一步的抗爭行動,與中宣部周旋到底。兩岸學者亦發表公開信,直斥今次事件是胡溫新一輪的「喉舌化」運動。
本報記者/自由亞洲電台/台灣《中國時報》

隸屬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報》的《冰點》停刊後,該刊主編李大同昨日在網上發表公開信及簽名運動,抗議當局的行動「違法違憲」,更是一場處心積慮已久的報復行動。
公開信透露《冰點》停刊的來龍去脈:本周二編採部門正準備發稿時,領導層突然全被召集到共青團中央開會。當日下午五時開始不斷有海內外媒體打電話向他查詢《冰點》停刊的事宜。但領導層兩小時後才通知他,該刊因最近發表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袁偉時撰寫的《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一文,與主流意識形態相對抗,「攻擊社會主義,攻擊黨的領導」,故需停刊。

主編李大同 斥越權違規

據一位《中國青年報》編輯部內部人員透露,今次對《冰點》的處理,應該到此暫告一段落,除主編李大同受通報批評外,還未聽說有對其他人員的處分。但《冰點》編輯部人員的反彈相當強烈,他們指中宣部此舉越權違規,十分愚蠢。一位《冰點》編輯部的人員表示,此事現在已經在海內外掀起軒然大波,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主編李大同的網上簽名抗爭只是一個開始,此事遠遠沒有結束。《中青報》和《新京報》不同,《新京報》只是黨報屬下的一份市場報,而《中青報》則是團中央的直屬報紙,是黨報。編輯盧躍剛亦表示他們會以適當的方式回應事件。

劉曉波批評 喉舌化運動

被牽涉在事件內的袁偉時教授,批評當局打壓新聞自由,令傳媒無法發揮監管政府和社會的功能,最終將導致弊病叢生。
兩岸自由派學者亦先後發聲抗議當局的做法。台北市前文化局局長龍應台在致胡錦濤的公開信指,《冰點》是現存唯一一匹「還有微弱嘶聲的活馬」,但當局卻把牠殺了。
內地著名民運人士劉曉波則直指「這是胡溫現政權發動的新一輪喉舌化運動。」他說兩年來先後有逾八家媒體被當局整肅,但由於當局懾於海內外輿論的壓力,往往採取「秘密警察」的方式進行打壓行動。
李大同指出,《冰點》停刊消息傳出後,讀者紛紛致電報社表達不滿,有讀者憤而退訂《中青報》。
同一天,北京強迫國際著名互聯網搜尋器一哥Google接受自我設限和審查,作為進軍內地市場的條件,也引起了國際廣泛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