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盈保「混帳」惹人疑

理財智慧:盈保「混帳」惹人疑

香港的上市公司又有一家出現公司管治問題──盈科保險(065)所公開的會計帳目顯示,去年的盈利最初公布為賺1.05億元,但修訂後只賺801萬元。公司盈利由原本大幅增長變成大幅倒退,市場嘩然。
香港的優勢之一就是金融業,過往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十分嚴格,很少有重大事件發生的。而市場上因有很多競爭者存在,所以培訓了大量人才。
作為上市公司的盈科保險,理應要對其發放消息的真偽作出仔細的審核,以免誤導公眾及投資者。但今次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難免使到投資者大感失望。
盈保解釋,所公布的盈利失實,是因為集團的會計同事不熟悉本港去年實施的新會計準則HKAS39,導致公司把未變現的投資收益重複入帳所致。
去年香港實施新會計準則的原意,是要與世界性的會計準則接軌,希望採用新會計準則更能反映企業的實質價值。

多重把關仍犯錯

在新準則實施之前,其實早已向公眾發放,企業理應有充足時間去了解及學習。究竟是盈科保險的會計人員未及水準,缺乏培訓?抑或是盈保的企業架構存在問題,公司缺乏監控?如果普通一個會計整理公司帳目出錯,為何更高級的會計人員會不察覺?把公司帳目拿去審核之時,為何會計師樓的核數師又會不察覺?
出現這樣的事情,是要一連串人士同時犯錯,才會發生,出現機會那麼小,仍然發生了,真的使人感到奇怪!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