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香港屬下七大唱片公司,昨日成功取得高等法院頒令,命四間本港網絡供應商,披露二十二名網民個人資料,以進一步打擊上載歌曲的侵權行為,成為全球首宗案例,法官希望及時提醒網民要奉公守法,並指侵權者不能再以「私隱權」作盾牌,進行不法行為而免受懲罰。協會總裁馮添枝歡迎裁決,並指將於農曆新年後向該二十二名網民展開索償,金額約每人三千美元(港幣二萬三千四百元),但會接受庭外和解。 記者:陳詠詩、黃慧珊
高院暫委法官潘兆初下令,四間網絡供應商在十日內,交出該二十二名網民全名、郵寄地址及身份證號碼,而有關資料只能用於日後針對侵權者的訴訟中,否則被視作藐視法庭。
私隱專員歡迎判決
有線寬頻、和記環球電訊及電訊盈科發言人均表示,將根據高院的判決履行指令;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吳斌則歡迎有關裁決,認為司法裁決可加強解釋及釐清《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而判令並無違反《私隱條例》規定。
馮添枝取得裁決後在記者會上透露,協會已預備一百五十萬元進行法律訴訟,雖然代價不菲,但業界正在「生死存亡關口」,故仍覺值得。他表示該二十二名網民屬於嚴重侵權個案,部份同時上載超過三百個檔案及當時未推出市面的歌曲,「一隻歌唱片公司已經可能會唔見咗一千萬。」
馮續指,今次判令可向大眾傳達教育訊息,但現時仍有不少網民固執地抱着「拉到我先算」的心態,他指「嗰陣『古惑天皇』俾人拉,網絡上、下載都少咗百分之二十五,但係𠵱家已經升番晒,除非真係有第二個告得入就有阻嚇。」
陸續再追討侵權者
馮又指今次只是第一步,會陸續再向其他侵權者追討賠償,主要針對大量非法上載及上載未推出市面歌曲的侵權;而現有的本港法例未能清晰指出網絡供應商的責任,他建議政府向外國取經,以凸顯香港電子商貿中心位置。
網名「古惑天皇」的陳乃明,上年底因利用BT點對點軟件上載三套電影供網友下載,遭海關檢控,最後被判監三個月,成為全球首宗檢控以BT點對點技術發放電影的侵權案。
由原訴人資料顯示,○四年九月起的十二個月內,每日共有二百萬個音樂檔案被複製,至少一百五十萬人為本地網民。
有個案上載千首歌
本地網民大多使用WinMX軟件在網上複製音樂檔案,該軟件程式可隱藏網民身份,原訴人於○五年十一月在網上偵查,追查到二十二名網民透過WinMX上載歌曲,而每人上載歌曲數目超過一百首,有些更超過一千首。但原訴人只追查到二十二名網民的IP地址,未能獲知他們的真實身份,無法進一步阻止他們的侵權行為,遂提出是次興訟。
本案原告包括新藝寶唱片、英皇娛樂(香港)、正東唱片、金牌娛樂事業、SonyBMGMusicEntertainment(HongKong)Limited、環球唱片及華納唱片,向四間網絡供應商,包括香港寬頻網絡,和記環球電訊,有線寬頻通訊及電訊盈科,披露二十二名涉嫌上載的網民資料。
案件編號:HCMP24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