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筆者還沒生兒育女,但也知道06年度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統一派位階段於上星期六展開了,皆因大大小小的報章都有報道家長怎樣各出奇謀,好使子女派入心儀的名校:有一擲千萬元買豪宅的、有刻意租住名校校網樓宇的、也有每月花費數千元繳交子女各項課外活動的……雖然明白家長的苦心,但心底裏也暗暗地為他們及小朋友感到無奈。
成長過程上的誤失
家長送子女入讀名校,因為覺得名校學生的成績有保證、學校的設施較齊備、老師的質素較優越等,卻往往忽略了學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操行品德、老師對教學的熱誠及子女的成長過程。子女既要應付學校的功課,又要參加學校和家長安排的課外活動,他們要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呢?記得筆者以前一位名校補習學生,星期一至六晚上由筆者補習,其餘時間不是參加敲擊樂班、鋼琴班、溜冰班、游泳班、兒童合唱團,便是到著名學習中心學習數學或跟外籍老師上閱讀課,時間表總是密密麻麻的。當所有人都讚賞他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時,他會禮貌地說聲多謝,但臉上卻少了一份小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
筆者明白世上沒有不勞而獲,但父母一心將子女變成「神童」,卻犧牲了子女寶貴的成長過程,結果得不償失。就如「三十會」裏,非位位名校出身,但每位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都有着豐富的成長經歷。
香港雖然是一個商業社會,但希望學校不會變得商業化,只顧推銷其「名校品牌」。養育子女是一生的投資,宜慎重考慮。金錢上的損失,惋惜一番後又可捲土重來,但子女成長過程上的誤失,卻是一生的遺憾!
莊綺雯
保險精算人員
www.30sGro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