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糖蓮子、金針及臘腸樣本被驗出含過量有毒化學物後,再有新春食品被揭發含超標的抗氧化劑。食物環境衞生署早前測試六十三個賀年食品樣本,結果在香港榮華餅家出售的笑口棗樣本中,含可致癌的「羥基茴香醚」超標五成半;另一個在裕記食品出售的笑口棗樣本中,含可能強化食物毒性的「羥基苯」,高出標準近一點六倍。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食環署應及早巡查及公布調查結果,令市民避免買到有問題新年食品。 記者:張嘉雯
食環署早前測試糕點、瓜子及油器類等賀年食品,結果發現,香港仔湖南街的榮華餅家及馬鞍山頌安邨的裕記食品出售的笑口棗樣本抗氧化劑含量超標。
該署指,「羥基茴香醚(BHA)」及「羥基苯(BHT)」均為准許使用的抗氧化劑,常見於油器類食品如「笑口棗」及「油角」,以防止食物經氧化後味道變壞及出現「油饐」。
對兩店發出警告信
不過,以榮華出售的笑口棗含油量百分之三十二計算,其「羥基茴香醚」含量不可超過百萬分之六十四,但食環署抽查的樣本含量為百萬分之九十九;裕記出售的笑口棗,含油量百分之三十四,容許的「羥基苯」含量為百萬分之六十八,但樣本含量為百萬分之一百八十。
食環署昨早再到兩店巡查,並發出警告信,兩店均已停止出售產品。裕記食品發言人表示,有問題笑口棗來自本港供應商,該店早前購入五十箱,昨早已全部回收;本報昨未能聯絡榮華餅家負責人,未知受影響情況。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委員會主席李華明批評食環署只顧檢驗食品,至今未能追查問題食品的源頭包括生產商。他又指,食環署應及早進行巡查,昨日已臨近新年,令已購食物的巿民無所適從,「淨係叫啲巿民唔好買,但係又唔追番個源頭,應該及早揭發邊間公司同網絡出事。」
羥基茴香醚可致癌
中文大學醫學院食物及藥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陳恩強教授指,動物實驗證明「羥基茴香醚」可以引致老鼠及魚類腫瘤,但現時未有人類方面的數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規定,高油份食品所含的「羥基茴香醚」不可超過百萬分之二百;而「羥基苯」則可能加強食物中其他化學物質的毒性。
食環署早前驗出有臘腸樣本含工業染料若丹明B,金針及糖蓮子樣本的二氧化硫含量則超標。該署昨提醒市民避免選購任何有變壞迹象的食物,油器類賀年食品應存放在密封容器內,並擺放於雪櫃或陰涼的地方。
此外,民建聯黃大仙支部以問卷形式訪問近二百八十名市民,發現雖然食環署有抽驗賀年食品,但在接二連三有食品被發現出問題的情況下,七成半受訪者在選購食物時仍感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