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會:半杯水的心結

三十會:半杯水的心結

最近與一班好友敍舊,不約而同都說到希望在事業上尋求突破,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希望尋求一個生命的轉捩點,突破現在太可見的將來。這不是說我們面臨甚麼危機,其實大家都各有專業,基本上不愁兩餐,正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香港最多的典型中產階級。就是這不冷不熱的「半杯水」,有一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可能這就是臭男人愛越軌的天性。一於發難,自行創業,不許氹仔浸蛟龍;或是反璞歸真,寧做天邊一隻雁,看看世界之大,瀟灑走一回……兩杯落肚,思想凌空,口水亂飛,然而明天還是要繼續。這個心結依然存在。
聯想到近期幾宗自殺事件,是否也是源於這種不滿足的狀態;期望與現實的差距形成鬱結,直至到自我價值都被否定。

古詩中的管理哲學

聖經說:「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所以絕大多數香港人應該都可以知足,為何我們好像仍心有不甘呢?其實從外在環境計,無論怎樣我們也是「半杯水」,都不能擁有一切,也不能事事稱心;我是、你是、李超人是、特首也是,在每一個人本位看,總有半杯滿、半杯空。然而我們每一個人卻可以選擇感到滿足,不一定要等到苦盡甘來,明天怎樣沒有人有把握,正所謂「活在當下」,就要享受這一刻,為自己已擁有的感恩,畢竟「我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不要誤會,我不是鼓勵今朝有酒今朝醉,或是不思進取的消極態度;反之更要積極和嚴肅地面對人生,不要枉費那賜給我們生命氣息的託付,被那無謂枷鎖纏累我們。
筆者的大老闆喜用古詩比喻他的管理哲學,這首《警世通言》中的一首詩也曾被引用,我想也適合今日的題目,以此作結,與各位共勉之。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方瑞文
工程師
www.30sGro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