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曆新年將至,位於屯門的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為了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化,昨日搞搞新意思,舉辦「中國文化日」,校長及全體老師都穿上傳統的中國服飾,自發地表演舞獅、扇舞、敲擊樂器等傳統國粹,藉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並向學生傳揚中國文化。該校中四級學生更將二十個課室布置成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檔攤,讓同學一邊玩耍、一邊學習。
該校中文科主任劉老師稱,自高中推出新課程後,中四、中五級的學生均需要製作專題研習,用作呈分之用,而中四生昨日分成二十個小組,把課室布置成不同主題,如介紹中國傳統食物冰糖葫蘆、年糕等;也有學生把課室布置成古代婚禮場地,邀請同學嘗試「拜堂」滋味。
表演舞獅跳扇舞
劉老師說,為了讓全校學生都能感染濃烈的傳統氣氛,全校老師更不惜打破傳統,表演國粹給學生觀看,昨由兩名老師借助攀石牆來表現「搶包山」展開活動序幕;其後數名老師表演舞獅、心口碎假石、踢蹴踘、跳扇舞及吞劍等雜技。此外,又有十二名女老師扮成中樂團「女子十二樂坊」,表演敲擊樂。
有份參加搶包山環節的歐偉業老師說,以往是學生表演給老師,這是首次轉由老師表演,讓學生觀看,感覺十分有趣,也可令氣氛變得輕鬆,學生又能學習。中七生黃銘禧說,能於畢業前看到老師的表演實在令人感動,並覺得昨日既學習到中國文化及迎接農曆新年,又可看到老師輕鬆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