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下令檢討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公共廣播服務有什麼不好?為何立法會許多議員如臨大敵?唯一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香港電台成為檢討對象,為何人心惶惶?說穿了就是沒有人相信這是個真正的檢討,人人都知道當局奉命收拾港台,問題只是你政治上站在哪一邊。憎恨港台的人必支持檢討,支持港台的人必對檢討大有保留。所謂「獨立」委員會,如果目的是要取信於民,則未開始已告失敗,而最失敗的就是特區政府。弄到這個地步,當然因為已太多前科、先例:殺局、殺校、對付平機會,殺氣騰騰,港台支撐着到今天已十分不容易。
若要證明,只需看工商及科技局給立法會的文件已足夠。開宗明義,就提出香港的廣播市場上有不少營辦商,於是質疑「是否仍須分配公共資源作公共廣播服務」──即是港台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都質疑;繼而表示公共廣播是「市場干預」,而港台不必過份受商業因素左右,反而成為「窒礙商業廣播服務發展」的因素。無存在必要而存在有負面影響,那還不清楚要殺麼?
其實港台從來不是因為市場缺乏廣播服務才存在:不是因為全香港沒有廣播電台播放樂曲、戲劇、時事新聞、教育資訊,所以才需要香港電台,這是與歷史事實不符的。港台有存在的必要,是為確保新聞、資訊、言論公正、自由、開放;在商業利益支配一切的現實環境,建立一個健康全面,市民大眾可以信賴,不會因商業競爭或政治顧忌而粗製濫造或避開某類節目和言論的電台,確保市民得到這樣的服務,或者特區政府認為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