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批評扶貧無具體政策

議員批評扶貧無具體政策

【本報訊】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領導的扶貧委員會成立一年,昨日唐英年率領多名委員會成員到立法會發表首次工作報告,講解新增扶貧措施包括由自定車牌計劃收入撥出三千萬元,資助地區進行可持續性扶貧計劃。不過,部份議員對委員會用了一年時間仍未能訂出具體政策,只有零碎項目,感到失望。
議員張超雄批評委員會沒提出改變政策解決問題,例如委員會表示會推廣社區企業,但社區企業領牌困難,委員會政策上卻無支援。議員湯家驊亦指出,扶貧不能單靠派錢,應落實具體政策改善經濟。李卓人直斥委員會頭痛醫腳,再培訓計劃不能解決低收入問題,應制訂最低工資。

先為「貧窮」作定義

唐英年回應表示,恐貿然改變政策會影響不少協助扶貧計劃的志願機構。他鼓勵低收入人士不要輕言放棄,出身富裕的他說:「我第一份工嘅人工都好低。」
扶貧委員會秘書長謝凌潔貞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委員會工作並不只是派錢,「要博取掌聲就只會係派錢,但派錢唔係解決問題嘅方法。」過去一年委員會做多項數據研究及分析,並先為「貧窮」定義,期望「找出正確扶貧嘅指南針」。
謝凌潔貞解釋,現時在就業、跨代貧窮及社區企業上均有計劃推出。在處理跨代貧窮方面,為貧窮孩子提供的「友伴分享」計劃已有九百多名義工進行功課輔導等。至於「走出我天地」計劃,會為參與深入就業援助計劃後都無法就業的青年,提供訓練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