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春運進入高峯,各地的火車站、長途巴士站等都迫滿準備回家過年的民工。春運期間,不但車票難求,民工更可能動輒花十數小時,不眠不休地「迫車」,始能回到家鄉。不過,為了與長期分隔異地的子女及親友團聚,即使車票漲價、路途艱辛,對他們而言也是微不足道。 本報記者
中國鐵道部春運辦公室的數據顯示,全國鐵路前日發送逾三百六十萬名旅客,而昨日的客量亦輕微上升,預計今日達到春節前客流的最高峯。而廣州火車站前日已發送近二十萬名旅客,昨天發送的旅客人數亦繼續高企,今天發送的旅客量或會突破二十萬。
四川打工夫妻 輪流回鄉過年
在廣州火車站,來自四川西昌的張佐成與很多到外地打工的民工一樣,準備乘火車回家鄉過年。他及妻子自女兒四歲起便先後往外地打工,他現時在廣州地盤工作,每月賺約三千元,而妻子則在深圳鞋廠打工,目前就讀初中、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女兒則由岳母照顧。
張佐成表示,每年都會和妻子輪流回家鄉與女兒過新年,但夫婦倆也曾試過一年多沒有回家,「去年我們都沒有回家,所以今年一定要回去,其實小孩新年也巴不得你能回去,怎麼說也一定要回家。太太自己也想回家,就是這票不好買。」張佐成表示,自己與女兒的關係雖非很密切,但心裏還是很疼愛女兒,「多賺一點錢也是希望她的生活可以好一點。」
只寄錢不回家 兩代關係疏離
而古女士亦準備回貴州貴陽的家鄉與三個孩子過年。她與她的小姑楊女士到廣州當地盤工已四個月,她說,不少來自四川、湖南、湖北的工友都是把子女留在家中,雖然不時會通電話,但很少回家探望,甚至春節也沒有回家與子女團聚,這樣可以多賺錢,改善生活,但與子女的關係並不好,「人歸人,錢歸錢,與子女分開太久,關係也變得很疏離,子女與父母好像不認識的一樣,也不太聽父母的話。」所以她寧願少賺錢,也要回家與子女過年。她在廣州打工時,也經常跟他們通電話,子女為免她擔心,便跟她說:「媽媽你出去打工後,我們經常留在家裏,沒有出去,我們也很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