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是科舉時代的胡話,讀書哪能保證你發達。「知識即是力量」是今天賣書者言,知識其實也有它無能為力的時候。可讀書識字到底是好事,武訓就深知文盲之苦。只因今年是狗年,而他肖狗,讓我想起了這位為了辦學而行乞的義丐。
武訓生於清道光十八年,是山東堂邑縣一個貧農的兒子,因在本族行輩排列第七,本名武七。五歲喪父,適逢荒年,他隨母四處行乞度日。見村童在學堂裏讀書,他乞求學堂先生收為學生,卻被轟走。及七歲,又不幸喪母。
十六歲時,他給一個張舉人當傭工,主子居然做假帳賴掉他的工錢。他跑去一個秀才家打工,哪料到他姐姐托人捎來的兩串錢,竟遭主子私吞。到了過年,秀才寫好春聯叫他去張貼,不巧讓一陣風吹亂了,結果雞舍他貼上「國家吉祥」,床頭他貼了「貓狗平安」,挨了秀才臭打一頓。他醒悟了,只因瞎字兒不識,才屢屢遭人欺負,便下定決心行乞攢錢辦義學,要窮孩子也能上學堂唸書。
三十年後,他終於宿願得償,興學三州縣。憑他這股赤誠,讓他當今天教統局的頭頭,我想肯定比那姓李的姓羅的勝任。碰上先生躲懶,學生不用功,他總長跪規勸,你能不感動?不可不知,舊時南通師範學校將他和孔子的畫像並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