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的資深評論員羅拔曉士(RobertHughes),曾在六十年代訪問過出獄的前納粹建築師史佩(AlbertSpeer),史佩是納粹權力中心僅剩的人物,而且也是極罕有的一個神智正常的人,休斯和史佩一起到納粹的「聖地」紐倫堡故地重遊,和他一席訪談,在現代建築史上寫下一頁特殊的記錄。
這一頁記錄在今天看起來直如夢囈;史佩在柏林實現了希特拉第三帝國的狂想,他為希特拉建造了一座華麗的元首府,因為德國人認為,建築,是政治意識最終極表現手法,從巴黎的凱旋門到中國的故宮,無不在此一例。
希特拉自認是藝術家,儘管他的水彩畫功平庸低俗。他沒有受過甚麼藝術訓練,但他直覺上崇拜古埃及的神殿和金字塔,尤其是巨石。希特拉的元首府碩大無朋,樓高三十二呎,其中一道走廊長四百八十呎,是凡爾賽宮的兩倍,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往往教人滑倒,據說這也是希特拉的授意:好教外交官來見他之前先摔個鼻青臉腫。
但暴君最終極的夢想是大教堂:直徑達八百呎,可容納十八萬納粹黨員,如果建成的話,希特拉將更改首都的名字,柏林教人聯想到骯髒的歷史,新名字將是日耳曼亞(Germania)。當然,這大教堂從來沒有建完,因為沒有人能肯定地面能不能支持這樣龐然的大理石建築。而且,它會使希特拉的矮小身型相形見絀,令他看來像一隻螞蟻。
史佩本來從來沒有設計過任何作品,但見了希特拉的面,史佩便結束了他默默無聞的過去。希特拉為甚麼特別寵愛這個年輕的建築家?原來希特拉正自視為德國的「設計師」,他曾多次對史佩說:「你實現了我的夢想,我一直都想當個建築師,但命運賦予我重建德國的使命。但你是建築師,我將賦予你我的權能,我死後,你也要執行我的意願。」
希特拉死後,史佩的建築「作品」被全數摧毀,僅餘一座小教堂,現在也改建了公廁。相形之下,他個人的命運要好得多。今天去柏林,完全看不見一幢納粹建築,元首府的原址,開了一家北京烤鴨店,不騙人,歷史的玩笑是很殘忍的。可惜嗎?不,曉士以史學家的識見很堅定地說,史佩和他的主子一樣,是個庸才,如果德國戰勝,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將充斥這種巨大、陰森、古板的偽仿古埃及的暴戾建築,這才是人類的悲劇。
多麼值得慶幸啊,歷史不是由極端的魔鬼來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