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領匯輪生不逢時

理財智慧:領匯輪生不逢時

早前領匯(823)的窩輪在香港上市,但卻生不逢時,上市當天碰巧外圍市場大瀉,結果8隻窩輪不是沒有成交便是大幅下跌。有些領匯認購輪的跌幅甚至超於5成,使人懷疑REITs的熱潮是否已經過去了呢?
還記得在領匯掛牌當天,在新加坡已有領匯窩輪上市,而當時因為領匯股價大幅做好的關係,新加坡上市的領匯窩輪都大升;但在香港,因為傳統上港交所要觀察新上市證券股價一段時間,才決定是否批准相關的衍生工具發行,加上領匯是第一隻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因此在審批的過程之中,時間可能比較長。

發輪要講時機

以窩輪為例,所掛鈎的資產是甚麼,並不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所掛鈎的資產價格波動是否夠大,所以買賣窩輪之時,會碰到波幅、引伸波幅或歷史波幅的術語。
對於窩輪發行商而言,一隻窩輪是否受歡迎,其發行的時機亦很重要。如果在不適當的時間發行,其受歡迎程度便會大打折扣。
以領匯為例,在上市之前,市場預計反應會很熱烈,而上市之初股價波幅比較大,因此在此時發行窩輪會比較受歡迎,而新加坡市場看來明白此道理,所以早着先鞭。香港要待多個星期,領匯股價穩定下來之後才容許發行窩輪,股價波幅已平穩了,窩輪的吸引力自然會下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