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曾俊華面對missionimpossible - 盧峯

蘋論:曾俊華面對missionimpossible - 盧峯

投身政治的人為的明明是那份接任權力的亢奮、為的明明是逐步走向權力巔峯的那份快感、為的明明是擁有權力的那份滿足,可是參政的人不僅對這樣的想法絕口不提,更要千方百計強調自己沒有任何政治野心、更要用盡一切言語把自己說成是淡泊權位、不求聞達、不計酬報的人,彷彿他們投身政治跟權力、跟權力慾一點關係也沒有一樣。
香港的情況也不例外。特首曾蔭權先生固然一味強調自己成為全職「政治家」是為市民服務、是對社會有承擔;他新委任的特首辦主任同樣要一再申明自己沒有任何政治野心,更不是拿新職位作為未來出任政務司司長的踏腳石。也許兩位曾先生說的不全是假話,但過份強調自己「為人民服務」、「公而忘私」只會讓人感到虛偽、感到他們言不由衷,這對他們本身、這對整個政府的政治文化都不是甚麼好事。
究竟新任特首辦主任曾俊華先生是否有政治野心、是否會在未來更上一層樓仍有待觀察;不過,曾先生今次接手的工作、曾先生今次面對的挑戰實在非常艱巨,甚至可能是「missionimpossible」。
根據特首曾蔭權先生昨天的說法,曾俊華先生這位新任特首辦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加強政府與所有立法會議員、政團、政黨、社會人士的溝通,並加強他們對政府的支持。從表面上看,曾俊華先生作為曾特首的「大內總管」,當然理應為曾特首鳴鑼開道,爭取最大的支持;問題是曾特首本人能否放下對某些政黨政團的針對態度,問題是曾特首本人能否放棄他對不同政黨政團的偏頗態度。若果曾特首還是依然故我、還是把反對政改方案的政黨政團視為異類或敵人,那曾俊華這位「大內總管」恐怕真的會無用武之地。

事實上曾特首對不同政黨、不同政團的偏頗態度有愈來愈嚴重的傾向。在政改方案爭議期間,曾特首打破常規、打破政府與政黨之間的界線,親身支持民建聯的政治活動已令人側目、已令其他政黨及政團感到不是味兒。而在政府的政改方案被否決以後,曾特首不僅拒絕與泛民主派議員會面磋商未來的政改路向、反而一再以尖酸刻薄及侮辱性的說話批評泛民主派議員,例如把他們稱為凡事反對的「反對派」、把他們的聯合行動稱為低級政治活動等等。這樣的表現、這樣的態度說明曾特首已把部份議員、把部份政黨政團、把在政改問題上持不同意見的人士視為搗亂者、反對者及異類,並把部份政黨如民建聯視為同盟。只要這樣的態度不改變、只要這樣的偏頗繼續下去,曾特首跟那些異類政黨政團特別是泛民主派間的隔膜將會愈來愈深,雙方的互信將會愈來愈少。當曾特首本人已傾向築起圍牆把某些人拒諸門外、把某些人排斥在外時,曾俊華先生這位「大內總管」即使溝通本領再好、即使拉關係的能力再強也不可能跟他的「老闆」有不同取向,也不可能改善雙方的溝通、也不可能爭取到整個立法會的支持。這不是令曾俊華先生無用武之地嗎?
因此,曾特首要重建與整體立法會的溝通對話、要建立對政府更廣泛的支持不可能單靠委任一個新的特首辦主任。曾特首需要的是一副新的臉孔、是一種不把持反對意見者視為異類或敵人的態度。